高考数学最后阶段备考原则

高考数学最后阶段备考原则

ID:41991387

大小:21.0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5

高考数学最后阶段备考原则_第1页
高考数学最后阶段备考原则_第2页
高考数学最后阶段备考原则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最后阶段备考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数学最后阶段备考原则王斌(陇南市式都区两水中学甘肃陇南746010)第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对讲练、检测等要求较高,故有“二轮看水平”之说.一、明确“主体”,突出重点第二轮复习,我们必须要明确重点,对高考“考什么”“怎样考”了如指掌.以下列举出六大主干知识,以供参考.1.函数与不等式板块.函数是代数的主干,不等式与函数的结合是命题“热点”,在解题过程中导数的工具性作用也不容忽视.(1)关于函数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常以三角函数为载体)、对称性及反函数处处可考.常以具体函数,结

2、合其图像的儿何直观性展开,有时可作适当抽象.(2)一元二次函数,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函数值域(最值)的求解,常以二次函数或可转化为二次函数进行求解,而含参变量的二次函数值域是高考的研究重点;其解题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思想方法有配方法、换元法和基本不等式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与讨论,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讨论,二次曲线交点问题,都与一元二次函数紧密相关,在训练中应占较大比重.(3)不等式证明.包括与函数结合的不等式证明题,与数列结合的以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为重点的题型也是高考的命题重点•求解这类题目的主要方法是比较法和利用基本不等式的公式法.放缩法虽不是高考重点,但历年考题

3、中都或多或少有用到它,故掌握儿种简单的放缩技巧是很必要的.(4)解不等式.以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可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综合题型为目标,对含参数不等式的解法,突岀灵活转化和合理地分类讨论.函数、方程、不等式的关系突岀体现了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应用,当函数值等于、大于或小于一常数时,联想函数图像可得出有关方程,同时也应深入理解不等式的解的儿何意义.合理运用转化、数形结合的思想,使这三块知识相互为用.2.数列板块.以等差、等比数列为载体考查数列的通项、求和、极限.重点是求数列的通项公式.1.三角函数与向量板块.考题难度不大,训练中要掌握基本公式的熟练运用,突出正用、

4、逆用和变形用•要特别注意解三角形与平面向量的结合,这是近儿年高考命题的热点.2.概率与统计板块.这是近儿年高考中的主要应用题型,常以生活和社会实践及时事热点为命题背景,考查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排列组合的计算和运用是突破概率与统计问题的关键,考生应重点理解.3.立体儿何板块.突出对“空间”、“立体”这两个概念的深入理解,即把对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的考查置于某儿何体的情境中,其中儿何体以棱柱、棱锥为高考考查重点,兼顾翻折和组合体等.棱柱中乂以三棱柱、正方体为重点,棱锥以一条侧棱或一个侧面垂直于底面为重点,棱柱和棱锥的结合体也要重视•各儿何元素的位置关系以判断或

5、证明垂直、平行为考查重点,突出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的灵活运用.同时考生也应该关注高考立体儿何中的“一题两法”的灵活运用.空间角以二面角为考查重点,强化利用三乖线定理确定角的方法,空间距离以点面距离、线面距为重点,二者的结合尤为重要.等积转化、等距转化是最常用的方法.4.解析儿何板块.以基本性质、基本运算为目标•客观题侧重于基本概念的考查,解答题侧重于综合应用,突出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交点、弦长、轨迹、定值、最值及取值范围等问题,突岀其与函数、方程、不等式及向量的联系.二、最后阶段备考原则1•要重视数学概念的复习,深刻体会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2.建立知识结构是高三总复习

6、的重要任务之一3.数学高三总复习要抓得住魂,要使学生通过复习,确实把握学科的基本思想.4.突岀数学复习每节课的实效性,是搞好复习的重中之重•要让学生随老师的复习进程对数学越来越有感觉.5.数学离不开解题,一切忽视解题教学的复习是不可取的.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如何把握课上的实际效果值得多多研究.6.讲评试卷是宏观把握一段知识单元的有效形式•讲评试卷操作的好的话,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2.搞好数学复习的核心是教给学生概括的方法.其一:数学中核心知识点要概括;其二:数学中典型问题的解法要概括;其三:数学中典型问题的思考方法要概括.3.回归课本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

7、必由之路.回归课本并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回归课本也不是笼统的发散归纳;明确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理清知识间横向纵向的联系;知识结构图是一种有效的形式.总之,复习阶段是各种思维和能力全面提高的阶段,只要大家精心准备、充满自信、沉着应战,就一定能取得骄人的成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