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工艺管线密封管理制度

设备工艺管线密封管理制度

ID:42024037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6

设备工艺管线密封管理制度_第1页
设备工艺管线密封管理制度_第2页
设备工艺管线密封管理制度_第3页
资源描述:

《设备工艺管线密封管理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X有限公司GMP管理文件设备管理制度题目设备工艺管线密封管理制度编码:01MS0101200共3页制定审核批准制定口期审核口期批准口期颁发部门GMP办颁发数量生效日期分发单位生产部、水针剂车间、粉剂车间、动力设备组一、目的:建立设备工艺管线密封管理制度,减少跑、冒、滴、漏,实现安全文明生产。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有密封点的设备、仪器。三、责任者:动力设备组、车间及设备操作者。四、正文:1.密封点的分类和统计范围l.i动密封:各类机电设备在旋转和连续运行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屈于动密封。如压缩机轴、泵轴釜类旋转轴等的密封均屈于动密封。1.2静密封:各种设备及其工艺管线和附

2、件,在运行过程中,两个阀冇相对运动的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如设备管线上的法兰、阀门、接头、机泵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仪表控板、调节阀、附属引线以及其它设备的结合部位,均属于静密封。2.密封点的计算方法2.1动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对旋转或往复连续运动的两个偶合件Z间的密封算一个动密封点。2.2静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个静密封结合处,算-个静密封点。如-•对法兰,不论其规格大小,均算一个密封点;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如阀门后有一个丝堵,则应多算一个;一个活接头算二个密封点;特殊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栓孔与设备内部是相通的,除结合面算一个密封点外,有几个螺孔应加几个密封点

3、。2.3泄漏点的计算方法:冇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缝、裂纹、砂眼、腐蚀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作泄漏点统计。2.4泄漏率计算公式:静(动)密封点泄漏率(%。)二蟄霁牆弊数X1000%。静(动)密封点数1.静密封检验标准3.1设备及管线的结合部位用肉眼观察,不结焦、不冒烟、无诙痕、无渗迹、无污垢。3.2带压操作设备、仪表及压缩空气系统、氧气、氮气钢瓶等,其焊接及其他连续部位用肥皂水试漏,不得产生气泡,真空系统则用吸薄纸条的方法。3.3蒸汽系统,用肉眼观察不漏气,无水垢。3.4水、油系统,宏观检查或用手摸,无渗漏、无水垢。3.5电器部分等用肉眼观察,无渗漏。

4、2.动密封检验标准4.1各种注油器允许有微露现象,但要经常擦净。4.2齿轮油泵允许冇微露现彖,范围为每2分钟不超过一滴。4.3齐种传动设备采用油杯的轴泵不允许漏油;采用注油的轴硬允许有微漏,应随时擦净。4.4水泵填料允许泄漏范围:初期每分钟不多于20滴,末期每分钟不多于40滴。4.5输送物料介质填料,每分钟不多于15滴。4.6凡使用机械密封的各类泵,初期不允许冇泄漏,末期每分钟不超过5滴。3.管理措施5.1凡投入运行的生产装置、设备管路由动力设备组建立静、动密封档案和台帐(见工艺管线、管件静密封点统计表),设备管理维修员对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平吋随漏随堵。每月28日组织进行

5、一次全公司密封点检查,下刀5日前做好全公司泄漏率的统计「-作,填表上报主管部门(见设备综合月报表)。5.2创无泄漏车间活动,消漏、堵塞经常化、制度化、具体化。静密封点泄漏保持在().5%。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应保持在2%。以下,暂不能消除的泄漏点应记录在案,做出消除计划。4.无泄漏工厂及无泄漏车间标准6.1无泄漏工厂标准6.1.1有健全的密封管理保证体系,职责明确,管理完善。6.1.2静、动密封档案、管理台帐、消漏、堵漏记录等密封管理技术基础资料齐全完整,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6.1.3静密封点泄率在0.5%。以下,动密封点泄率在2%。以下,并无明显的泄漏点。6.1.4主耍生

6、产车间为无泄漏车间,全部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主耍设备完好率达到95%以上。6.2无泄漏车间标准6.2.1密封管理责任到人,职责明确。6.2.2静、动密封档案、管理台帐、消漏堵漏记录等密封管理技术资料完善齐全,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6.2.3静密封点泄漏率在0.5%。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在2%。以下,并无明显泄漏。6.2.4全部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主要设备完好率达到95%以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