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印教案2

时间的脚印教案2

ID:42028353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6

时间的脚印教案2_第1页
时间的脚印教案2_第2页
时间的脚印教案2_第3页
时间的脚印教案2_第4页
时间的脚印教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时间的脚印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名称时间的脚印2周次2计划课时2课型新授班级八一、八二本课课时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弄清本文的说明层次。2.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3.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过程与方法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理清课文思路。3.体味课文生动有趣的语言。4.以课文内容为联想点,拓展视野,培养发散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2.教引学生善于观察自然现象并从中悟出一定道理。教学重点L.本文的说明层次。2.本文的语言特色。3.本文的写法特点。教学难点本文说明的层次教法和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师指导。教学过程《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导入新课说到

2、化石时,本文提到了琥珀化石、长毛象化石。老师介绍一则小资料和琥珀、长毛象化石的来历,听后你与此文的说明的内容和方法比较一下,看有什么异同。小资料:琥珀化石只是化石中的一种。其实,化石有许多形态,有石质化石、煤化石,还有奇异的”冰冻化石”呢。琥珀化石的来历:远古时,一只小昆虫正在树枝上休息。它不知道危险正在向它逼近。树脂粘住了小昆虫,将它埋进树脂的”坟墓”中。经过沧桑变化,裹着小昆虫的树脂被埋入土中,又经过漫长的岁月,树脂变成化石,这就是琥珀化石。冰冻化石:在距今1万多年前,现在属于俄罗斯的广阔土地上,生活着许多长着长毛的猛猾。一天,一头猛冯在暴风雨中跌下山崖,被埋进了厚厚的冰雪之中,冰冻起

3、来。当这头猛猾被科学家发掘出来时,它身上的毛发皮肤都还完好如初呢。(一)明确目标1.理清本文的说明方法,知其作用。2.分析本文的写作方法。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二)整体感知1.学生复习说明文的特点。在大家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重申强调: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的一种文章体裁。它要求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能等特征以及事理作客观的、科学的解释,从而给人以知识。知识性、科学性和说明性是说明文的主要特点。2.初学说明文的同学,容易产生说明文与记叙文文体的混淆,同学们能从写作意图、文章主要内容和主要表达方式三方面来辨析一下吗?采用小组争答的形式,看哪位同学答的快而准:(1)从说明意图上来说,记叙

4、文主要是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情感,揭示主题,让人体悟情感,领悟生活哲理。说明文主要是说明事物或事理特点,方便生活科学应用。(2)从文章主要内容上看,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为主要内容,说明文则是以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3)从文章的表达方法看,记叙文主要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法,同时辅之以抒情和议论。说明文则主要用介绍说明的方法,一般不用议论、抒情。说明文中的叙述,一般只用概述的方法,叙述是为说明服务的,因而不能运用艺术想像和夸张,叙述的重点必须与说明要点一致。说明文中也有描述的方法,但不同于记叙文中的描述。记叙文中的描述,讲究”形似”和”

5、神似”,笔触细腻,而说明文中的描写,只是以达到将具体情形解说清楚为限度,绝不作过细的描写。3.再次细读本文,着重思考本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本文的写法特色和语言运用上的特色。(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1.找出本文所举实例,结合用实例说明的内容,理解举例这一说明方法在本文的作用。(1)说明记录时间踪迹的方法时,举钟表、日历为例,意在以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起笔,引起人们关注大自然记录时间踪迹的方法。(2)说明岩石能够记录时间之前,举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计时装置为例,为下文展开科学知识的说明做铺垫。(3)说明岩石被破坏的原因时,以我国建筑兰新铁路时几分钟内炸掉一个山头为例,说明人的作用。(

6、4)说明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有着丰富的记录时,举出长毛象、琥珀等化石为例。(1)说明化石是历史的见证人,帮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时,举出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能告诉我们"在离开现在大约六亿多年到五亿多年前的那个叫做寒武记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许多髙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潮湿的,这是叫做石炭纪的时代";"象"和"犀牛"都长了长长的毛,说明了”第四纪”冰河的来临。(2)说明读懂岩石的记录,不仅使我们增加知识,而且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则举出"寒武记”以前形成的古老陆块内藏有许多铁矿;”石炭纪”时期又造成了许多煤矿。本文所举实例均为典型举例,即举

7、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说明事理。(举例子的说明作用)此外,本文的列数字说明虽然次数不多,却是以让人认识到漫长的时间中大自然的变化。如”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在离现在大约六亿年前到五亿多年前的那个叫做”寒式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的宽广”。2•请同学们就自已印象深的写法发表高见。讨论明确:(1)开篇引用出自髙士其《时间伯伯》的四句诗:”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