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炮制的历史沿革研究

菊花炮制的历史沿革研究

ID:42080059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7

菊花炮制的历史沿革研究_第1页
菊花炮制的历史沿革研究_第2页
菊花炮制的历史沿革研究_第3页
菊花炮制的历史沿革研究_第4页
菊花炮制的历史沿革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菊花炮制的历史沿革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菊花炮制的历史沿革研究俟立静1刘小民2李英霞1(1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通过对古代及现代医药文献进行查阅、整理、分析,总结了菊花历代炮制演变轨迹及现代全国各地炮制概况。自宋朝开始,经历宋、明、清等各个时期,文献记载的菊花净制、切制、炒制、酒制等几大类20多种炮制方法,其中以酒制法应用广泛;目前全国各地文献主要记载了炒炭法。【关键词】菊花炮制历史沿革【中图分类号】R2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323-02菊花始载于《神农木草经》,为

2、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是我国的常用中药,在我国栽培历史已有两千多年。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止血消肿等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症[1]。菊花炮制方法历代以净制、酒制为主,另有炒制、蒸制、酝制、制炭、药制等记载。《中国药典》1963年版收载了菊花炭,木文对菊花炮制的历史沿革、历代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作一综述。1菊花古代炮制概况1.1净制与切制菊花的净制首见于宋代《圣济总录》,要求“择去梗”,“摘去萼”[2]。《普济木事方》中亦提到“去

3、萼梗”[3]。《卫济宝书》中记载“去梗叶”[4],《济牛方》中亦有记载“去枝梗”[5]。明代《普济方》中要求“去根枝净”[2],《医学纲目》载到“去土”[2],《仁术便览》记载“去萼”[6],《先醒斋广笔记》中首有“去蒂”的提法[7]。清《得配木草》中亦有“去心蒂”的说法[8]。菊花的切制多为粉碎为末。宋代《脚气治法总要》收载“甘菊花,头子研为末”[9]。宋《小儿药症直诀》亦要求“研为末”[2],明《审视瑶函》记载“晒干为末”[2],清《本草述钩元》又提出“阴干捣末”、“晒干为末"[10]O《中国药典》1963年版炮炙项下提到“菊花拣去杂

4、质,除去残留的梗叶即得"[11],后历版药典未见净制方面的描述。现代文献中对净制的要求多为去除杂质及残留的梗叶,筛去灰屑[12-16]o现代文献鲜有菊花切制的记载。1.2加工与炮制宋代以前关于菊花炮制记载的文献很少,宋代开始逐渐多起来。宋《圣济总录》记载“菊花焙"[17]o宋《太平圣惠方》一书中提出了菊花“蒸湿捣如膏”的炮制方法[2]。宋《类编朱氏集验医方》载道“炒”[18],到明代亦有沿用,明《普济方》中记载“微炒”[2]。宋《履蠅岩本草》提出了酝制的炮制方法,载“取九月九日菊花暴干,取家糯米一斗,蒸熟,用五两菊花末拌如常酝法,多用细面

5、曲,为候酒熟即压之去滓”[2]。宋《疮疡经验全书》首先出现菊花酒制的炮制方法,载到“酒拌晒”[2];明《普济方》沿用此法,载有“炊一服吋,不住酒洒,泡干,取末”[2]。明代又出现了酒洗、酒浸的炮制方法,明《仁术便览》载道“有酒洗者”[2],此方法清代《医宗说约》中亦有沿用,载“酒洗晒干用”[19]。明《增补万历回春》记载“酒浸,晒干用”[20]。清代《本草述钩元》中记载“阴干捣末,空腹取一方寸匕,和无灰酒服之”[16]。清《得配本草》中又主张“酒拌蒸,日干用”[7]。明《本草通玄》提出了浆制的方法,“忌火,去蒂,浆过晒干,乘燥入磨”[21

6、]。明《本草乘雅半偈》又载道“修治唯阴干”[22];清代有沿用此法,《本草述钩元》中记载“皆阴干用"[16]o清《本草述钩元》中还载有童便制的方法,“童便浸一宿晒干为末"[16]o清代又出现了制炭的炮制方法,清代祁坤编著的《外科大成》中首次提出“烧灰存性”的炮制方法[2],《洞天奥旨》沿用此法,载“烧灰”[23]。清《本草害利》载到“或炒黑,或煨炭”[24]。清《得配本草》中又出现了药汁制的炮制方法,“去心蒂,地骨皮煎汁拌蒸,日干用”[8]。综观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菊花的炮制方法有焙制、蒸制、炒制、酝制、酒制。宋代医家即以酒作为液体辅料来炮

7、制菊花。酒制是菊花炮制记载最多的一种方法,在宋代首次出现“酒拌”的方法后,明清吋代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补充,先后出现了“酒洗”、“酒浸”、“洒蒸”等方法。明代还沿用了前人炒制的方法,并出现了浆制的新型炮制方法。清代除沿用了酒制的方法外,还岀现了制炭、童便制、药汁制等新方法。2菊花炮制现代研究概况菊花入药炮制经过历代传承,现行的炮制方法主要有制炭。《中国药典》1963版收载了亳菊、滁菊、贡菊、杭菊、怀菊和川菊,【鉴别】项下只为一般的性状鉴别,炮炙项下收载了菊花炭⑼。1963版后的历版药典均未收载菊花炭。1988版《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中收载了菊花

8、、菊花炭[10]o1960版《北京市中药饮片切制经验》一书中收载了菊花、菊花炭,并说明菊花炒炭后,取其凉血[11]。1985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中收载了菊花、炒菊花、菊花炭,并对亳菊、滁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