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

ID:42237930

大小:17.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1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_第1页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_第2页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_第3页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一、概述:学科:历史年级:七年级课时:1课时学习内容:通过对故宫和长城的了解,感悟到故宫和长城正是明清大一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了解明清皇宫,培养平面和空间概念2.知道长城的起止地点,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知识过程与方法:1.积极收集有关故宫、长城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认识到故宫建筑形式雄伟、庄严,布局严准、和谐。2.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了解故宫和长城,感悟到故宫和长城正是明清大一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3.阅读课文内容,利用相关资料

2、,认识到北京城的布局“匀称而明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故宫、长城的学习,认识到故宫和长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2.通过学习长城,能感受到先民伟大的气魄和坚毅的精神,体会到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坚韧刚毅、充满向上凝聚等精神的象征。3.通过讨论长城及其周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带来的危害,感受到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要求学生知道故宫和长城,并通过学习,体会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难点:如何理解故宫和长城展现了明清大一统的气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3、四、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1.多媒体教室2.视频3.音频4.下载的图片5.教材6.学生自己准备的材料:幻灯片、声像资料等五、教学过程设计:课题:大一统气派和中华民族的象征一、〔情境导入〕创设一个虚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先播放一段教师提前制作好的CAI课件(展示故宫、长城部分景点声像)然后教师宣布:本班决定在国庆节期间到北京参观故宫、长城等著名旅游景点,这样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之后,教师及时提出本课要研究的主题:为什么说故宫和长城是明清大一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活动《1

4、》将学生异质分组,并指导学生开展小组交流、讨论。学生活动《1》以小组互相展示课前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故宫、长城各景点的图片(可制成幻灯片),门票、邮票等材料,和文字资料,简单介绍、相互交流、评价。《2》小组交流后,教师指定几名学生当导游,对本组收集到的有关景点进行讲解,并展示图片。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评委,对学生的虚拟导游进行点评。教师活动《2》:通过该活动引导学生从故宫建筑的色彩、材质、尺度等去思考。1.为什么故宫建筑的色彩一律采用红墙黄瓦,它有什么象征意义?2.太和殿建筑规格之高,装饰之豪华体现了什么?3.故宫建筑中所有的数字都与九有

5、关,这又有何象征意义?学生活动《3》阅读教材结合教师展示的相关声像资料和文字解说,了解故宫,认识到故宫的布局特点,和建筑风格正是明清帝国大一统气派的象征。教师活动《3》指导学生观看课本插图,并结合学生从网上了解到的有关长城的形制结构和防御体系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长城的政治、经济效益。学生活动《4》三分钟后,将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汇报、交流,从中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三、〔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教师小结:长城被列入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的经过。布置课后学习任务: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长城周围的景观正受到过度开发和破坏

6、,请对这一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四、〔结束〕播放歌曲《长城长》,渲染气氛,同时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