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天火之谜(第一课时)

19.天火之谜(第一课时)

ID:42276462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1

19.天火之谜(第一课时)_第1页
19.天火之谜(第一课时)_第2页
19.天火之谜(第一课时)_第3页
资源描述:

《19.天火之谜(第一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天火之谜》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借助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足为奇、冷嘲热讽、怒发冲冠、无稽之谈”等词语,会用“不足为奇”说一句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1.教学生字“暴”2.借助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足为奇、冷嘲热讽、怒发冲冠、无稽之谈”等词语,会用“不足为奇”说一句话。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难点: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9课。读课题。2.学生质疑:“天火”指什么?

2、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他是怎样解开的?3.哪些问题你已经解决了呢?预设:(1)“天火”是指雷暴,板书。a“暴”是一个生字,在书写时,你有什么提醒大家的吗?描红、书写,强调笔画。b加上偏旁呢?猜一猜与什么有关?c选字填空曝瀑爆()布()炸()晒(2)富兰克林揭开了这个天火之谜。板书:富兰克林(出示画像)齐读这个名字,知道富兰克林吗?学生交流课前的预习。过渡:这是怎样的一个谜团,富兰克林是如何揭开天火之谜的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二、检查预习(一)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二)词串教学,深入课文击倒劈开毙伤1.指名生读,师评:非常准确、流利。这里的字(点红“劈”、“毙”)怎么记住两个字呢?(……形声字)师板书:形声字。这三个字都是形声字。发现规律就可以很好的记住,我们一起来读。生再读。2.读完这组词语,都与什么有关,给你什么感受?过渡:这几个词语让我们见识到了雷暴的可怕。上帝的怒火雷神雷暴1.女生读,男生读。读着读着,你有没有发现这三个词语之间的联系。生:其中两个个词语是对雷暴的错误认识。师:哪几个?“上帝的怒火”是哪些人的认识呢?“雷神”呢?……2.出示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读一读?(生读)师评:他用自己的理解表达着自己

4、的感受。谁再来读?3.这段话中,还可以从哪儿看出雷暴的可怕?4.大自然确实有时候让我们感到恐惧。(放雷暴视频)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5.大家来一起读,读出这种害怕。指名生读。师:是啊,再回过头来看这组词语,是不是有更深的体会了呢?一起读。混为一谈难以置信冷嘲热讽不足为奇怒发冲冠欣喜若狂无稽之谈安然无恙1.哪些词语你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了,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无稽之谈:稽:查考。没有根据的说法。不足为奇: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难以置信:置:使得、让。信,相信。

5、事情发生得出乎意料,让人难以置信。冷嘲热讽:冷嘲:冷言冷语,尖刁刻薄的风凉话;热讽:辛辣难忍的讽刺话。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进行讥笑及讽刺。)借助工具书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也可以找找近义词。2.“不足为奇”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的意思吗?●课文中为什么“不足为奇”?在你生活中有哪些“不足为奇”的事情呢?●你能用“不足为奇”说一句话吗?●填空:富兰克林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这推论现在看起来(),但那时却令人(),人们认为雷暴不能同人间的事物(),许多人对富兰克林()。但是,富兰克林做风筝实验成功了,他(),这实验告诉人们:“上帝的怒火”不过是()

6、。三、指导分段A.上面一段话的内容其实就是课文哪些自然段所写的内容?(2—5)你能用更简要的一句话来概括吗?(富兰克林成功地做了风筝实验,揭开了雷电的秘密。)B.那么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又在写出什么呢?第一段(第1自然段)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概括时提醒学生可以用段落中的关键句来概括。C.把课文分成三段。D.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刚才我们将课文每一段的内容归并起来,稍作整理,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这是一种很好的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我们可以学以致用。四、初步感知富兰

7、克林(出示:雷暴是什么?)课文中有没有句子是这个问题的答案?用直线画出来。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答案了?“……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1.出示第一句。(出示头发直立的人的照片)你看到了什么?(头发竖起来了)想到一个成语?对了!“怒发冲冠”,为什么要加引号呢?这是愤怒吗?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静电、放电现象?(一生答,师评:说明他很留心生活。)2.(出示静电资料)读了这段资料,你认为静电一般伴随着什么样的现象?(蓝光,……)雷暴有相类似的地方吗?(生答)相似度很大。不由得使人得出了一个结论:“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3.可是对于……,富兰克林是第

8、一个,他的心情平静吗?内心怎么样?(激动、心潮澎湃)齐读:“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再激动一些!(生再读)4.富兰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