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

ID:42418213

大小:91.7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14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_第1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_第2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_第3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_第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5藤野先生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在记录个人阅历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线索把与中心相关的内容穿起来。2•借助小事与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精神风貌(二)情感目标:1、学习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2、生命匆匆,应该学会感恩,牢记恩师的情谊。(三)教学重点:1、了解鲁迅留学阅历及其救国梦的不断探索与更变的过程。2、理解藤野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四)教学难点:1、解读鲁迅文学语言中个别语句的字面意思。2、理解特定时代背景,以及特殊留学环境中的鲁迅的动态思想。3、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2、的写法(五)课时安排:3课时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我们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o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访《藤野先生》吧!(二)预习巩固1.作家作品1881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1936年病逝于上海。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现代著名

3、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我们在初中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社戏》《雪》。1.《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来”,是鲁迅在中年以后回忆自己青少年时的经历感受的集子,原题是《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滋味的小品,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作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我们前面提到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

4、阿长和<山海经〉》都是选自这一本集子。3•简介作者的留学目的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10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4.写作背景《藤野先生》这篇散文,1926年10月12日写于厦门大学。它主要记叙了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学习与

5、思想经历,重点回忆了与这段经历有重要关系的藤野先生。1902年3月,22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1904年8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想用医学“救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还想以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启发人们社会改革的信仰,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但是,现实的教育,使他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于是1906年秋便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去东京,决定用文艺唤醒人民,使祖国富强起来。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

6、建立了深挚的情谊。鲁迅与藤野先生分别20年后的1926年,正值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的时期,也是鲁迅世界观发生伟大飞跃的前夜。这年秋天,在反动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下,鲁迅离开北京,来到厦门。他在一封信中曾说:“我来厦门,虽是为了暂避军阀官僚'正人君子'们的迫害,然而小半也在休息几时,使有些准备。”所谓“休息”和“准备”,乃是回顾自己走过的革命路程,清理和解剖自己的思想,总结斗争经验,以迎接新的更大的战斗。《藤野先生》就是这时在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写成的……(三)整体感知教师播放朗读,学生聆听,完成下列任务:1.标注出难字难

7、词。2.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3•注意:文章变换了几个地点?4.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并说说各部分的大意。学生听读后,讨论明确:1.需要注意的字词列举如下:绯(f©i)红:鲜红。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瞥(P2)见:很快地看一下。畸(打)形:不正常的形状。遗民:a.留下的在国外的人;b.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c.大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不逊(Xun):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2•明确: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

8、材料的。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1.变换了三个地点: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台后2.理清结构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