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

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

ID:42421992

大小:4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14

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_第1页
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_第2页
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_第3页
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_第4页
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作者:七田真(口本著名右脑开发教育学专家)犹太人的教育:从一岁半开始让孩子背诵《旧约》犹太人是非常优秀的民族,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约有30%都是犹太人。犹太民族为什么如此优秀呢?因为这个民旅非常重视知识。从孩子一岁半开始就对他们进行记忆训练。犹太人对儿童教育的主张和其他国家完全不同。很多国家的教育只是着眼于眼前,例如日本,日本的教育就是为了应付眼前的考试;而犹太人的教育则是着眼于未来。可以说,日本教育的目的是为现在所用,而犹太教育的目的是为未來所用,因此两种教育对儿童的期望不同。犹太教育要培养的是能够创造犹太人的未来、实现犹太

2、人梦想的下一代。犹太人在孩子刚会说话时就开始教他们读《旧约》。在犹太人看來,由于担心孩了不明口而错过教育机会,只是父母的一种过分保护而已。为了在孩子身上种下好种子.犹太人让小孩子学习记忆。因此可以说,犹太儿童从一岁半就开始有意识地接受记忆训练了。到了三四岁时.他们开始在私塾里面学习。每个孩子刚走进教室时都会受到大家热烈鼓掌欢迎,以让他觉得学习是快乐的;也许他会在打开的书本中发现葡萄,这是为了让他觉得学问是甜美的。犹太人认为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所以孩子4岁时就要开始完全的思考行为。那时候,大人会告诉孩子们.世上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不要拘泥于一个想

3、法.因为还有很多其他的思考方式。与此同吋,记忆训练也在继续。孩子到了5岁时就要记住全部《旧约》。《旧约》是一本大部头经典,能全部记住,水准就是非常高的了。犹太语中“学习”一词的说法是“密什那(Mishnah)”,意思是反复学习。犹太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教育孩子:知识不是为了自己而学.而是为了“给予”:“给予”才是人应有的生活方式。犹太人认为,完整的人应该是关心体贴他人、懂得“给予”的人。为了“给予”,要不断地学习,一生不断地学习——这一教育宗旨和日本的教育相去甚远。思考能力和刨造性的基础在于记忆在日本有一种观点,认为记忆力好的孩子思考能力和创造

4、性就差。这种轻视记忆的想法是错误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的基础正在于记忆。记忆分为左脑记忆和右脑记忆。所谓有记忆力而没有思考力,正是因为这种“记忆力”是左脑的记忆力。如果右脑记忆力得到开发,事情就完全不同了。创造性是右脑的属性.右脑记忆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开发右脑记忆.还能够激发出创造性、感性、灵感和直觉。汤川秀树所着的《天才的世界》一书中说。“天才”是伟大的开创者和创造者,是完成了客观上被认为具有巨大价值的工作的少数人。他们具有独立自主的性格、自信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富于预见性和洞察力。其实,这些特性都是右脑的资质,只用左脑工作的普通人和它们无缘。相信

5、大家能够理解:通过右脑记忆训练开启了右脑的大门之后,能够引发出属于右脑属性的灵感、直觉、创造性和独创性。通过不求理解的“素读”和死记硬背培养天才筑波大学的加藤荣一教授有一本着作叫做《天才满世界》,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1991年3月1日,我在竹村建一先生的宴会上遇到了创业家井深大先生。我向他请教“使脑子变聪明的方法”。他冋答说:“就是要大量的死记硬背啊。古代口本人的做法就是'素读'一一不求理解含义、只照着字面朗读汉籍。战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有10个人,他们全都作过这种'素读'练习。汤川秀树先生从3岁就开始接受这种训练了。那时候他学习的有《论

6、语》、《孟子》等,除了老庄不教,因为不适合儿童学习。但是少年时代的汤川自己把老庄也读了,觉得很有意思。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量子力学出现时他一下子就理解To而其他人却不理解的原因。就是因为读了老庄。”战后的教育原则变成了“先记简单的再记难的”、“先理解再记忆”,这种观点是分析性的、成人式的,是把成人的思考方法强加给儿童。实际上,儿童擅长记复杂的东西,擅长不加理解地死记硬背。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日本江户时代的“寺小屋了(寺小

7、屋即私塾——译者注)也教孩子们“素读”《论语》。法国的小学让低年级学生背诵民族性文学作品《塞根先生的羊》和《最后一课》,让高年级学生背诵难度更高的莫泊桑的作品。徳国的好母亲会让孩了背诵50个左右的故事。犹太人也让孩子背诵《旧约》。以前,日本的小学也让孩子们在上课时一起朗读、背诵课本内容,他们的声音连从学校旁边经过的人都能听见。后來这一习惯逐渐消失了,真是遗憾。近來小学里而逐渐开始重新尝试这种“素读”训练了。这股风潮始于山口县小学老师们的实验•而其契机I说起来还有些不寻常:有一个叫A的孩子,平常毫不起眼。老师听说他能够背下来10页课木。就让他在课

8、间休息时背一下看看——老师认为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可是A居然背了下来!尽管有的地方不太流利。周围听着的孩子们喊着说:“我也行!我也行!”都自己练习了以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