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诊断价值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诊断价值

ID:42438751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5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诊断价值_第1页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诊断价值_第2页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诊断价值_第3页
资源描述: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81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0)07-0099-01【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将25例患儿术前超声诊断与随访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符合率为88%O结论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测手段,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关键词】婴儿超声诊断幽门狭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hypertrophicpyloricstenosis,CHPS)属于先天性新生儿疾病,是新生儿器质性呕吐最常见的原因。临床表现为呕吐、胃蠕动波、

2、右上腹包块三大症状。对于本病,以往诊断以X线顿餐检查为主,近年来应用超声诊断逐渐增多,超声检查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现在已成为对本病确诊的最佳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本院收治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病例资料及声像图表现,旨在总结经验,提高超声检查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5例患儿均为2005-2009年我院的住院患者,其中男婴19例,女婴6例,年龄10-85天,平均43天。均因不同程度呕吐而就诊,喷射性呕吐15例,一般性呕吐10例。21例患儿上腹部或剑突下可扪及包块。对照组20例,年龄1

3、2-75天,均为非CHPS住院患儿。1.2仪器与方法:仪器为意大利百胜-DU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频率5~10MHz。患儿取仰卧位或右侧卧位,空腹及饮奶后分别观察幽门的舒张与收缩情况,以及胃蠕动、胃排空情况,扫查幽门的横断面、纵断面声像图,测量并记录幽门管的长度、厚度、幽门肌层的厚度。2结果25例患儿中,经随访证实,23例诊断正确,漏诊2例,符合率为92%O超声检查可见胃腔明显扩张,液性内容物较多,胃窦部蠕动亢进及逆蠕动。胆囊内下方及右肾前方见环形暗区,幽门横断面呈“靶环状”,中心为强回声(气体及液体),外周为低回声肌层;幽门纵断面显示前后肌

4、层增厚,近端宽,远端窄,有些幽门管环形肌纵向显示呈低回声圆柱体,似宫颈样。超声测值幽门肌层厚度^4mm,幽门管长度^18mm,幽门管直径>15nmi。3讨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男婴发病率高于女婴,就诊时间多在1-2个月之间。欧美国家较高,约为2.5-8.8%。,亚洲地区相对较低。我国发病率为3%0o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无明确的定论。其病理改变是幽门肌层肥厚、水肿,尤以环肌为主,但亦同样表现在纵肌和弹力纤维,使幽门管腔狭窄,引起输出道的梗阻。幽门部呈橄榄形,质硬有弹性。一般长2〜2.5cm,直径0.5〜lcm,肌层厚0.4〜0.6cm。肥厚的肌层与冃壁肌层逐渐

5、移行,在十二指肠侧界限明显,肥厚的幽门肿块突然终止且凸向十二指肠腔内,形似子宫颈样结构。由于幽门梗阻,近侧胃扩张,壁增厚,粘膜皱裝增多且水肿,并因胃内容物滞留,常导致粘膜炎症和糜烂,甚至溃疡。诊断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呕吐、胃蠕动波、右上腹包块三项主要征象。其中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扪及右上腹包块,也有部分患儿触不到包块,则需辅助检查协助确诊。目前主要依靠超声及X线钦餐检查。超声检查可直观显示幽门区肿块的长度及肌层厚度、幽门粘膜水肿的情况,并能动态观察幽门的舒缩情况及胃排空、胃蠕动的情况,能进行精确的测量,重复检查方便。本研究25例患儿在幽门管长径、幽门直径的

6、超声测量值与对照组之间有明显的交叉重叠,而幽门肌厚度则没有重叠,故幽门肌厚度是诊断CHPS最精确标准,可作为确诊的主要依据。X线锁餐检查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幽门管腔增长(>lcm)和狭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