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培养数学中层生的教学策略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培养数学中层生的教学策略探究

ID:42455564

大小:4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5

新课程背景下培养数学中层生的教学策略探究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培养数学中层生的教学策略探究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培养数学中层生的教学策略探究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培养数学中层生的教学策略探究_第4页
新课程背景下培养数学中层生的教学策略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培养数学中层生的教学策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培养数学中层生的教学策略探究广宁县广宁第一中学彭宝成【摘要】:新课程改革为数学教学带來了牛机和活力,如何使每一位学牛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实现口己的理想大学Z梦,成为每位数学教师必须着力解决的一道难题。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从培养数学屮层生的教学策略探究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和做法。【关键词L中层生;课堂教学;探究作业在高屮学生群体屮,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对数学没有浓厚的兴趣,具备一般的学习能力,通常将这些学生统称为“数学中层生”。对于他们,一般的教法也不利于其主动探究,不能适应其正常发展。因此,有必要积极改革,

2、努力探索,为数学中层生创造更有利的发展平台。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个性发展的克耍时期,高中数学课程也应为中层生的培养提供发展空间。作为一位教师经常会遇到中层学生,而最困惑的事就是怎样将中层生教得更好。经过多年的努力与摸索,尝试了一些更有利于数学中层生发展的教学策略,下面提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一、教学形式上追求灵活性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变量的动态系统,在该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不单是知识的传授、智能的培养,还存在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存在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存在师生与外界环境的多侧面、多层次的和互作用,虽然每位教师上课之前都要认真备课,钻研教材,确立教学要点,设计教学流程,但在具体教学

3、时,往往很难完全依照教学设计的方案去实施,尤其是而对思维相对迟钝的屮层生,更要灵活调控,即兴发挥的本事。课堂教学由学生参与完成。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是按照口己的理解设计好教案后,再按教案进行教学,基本上从來不问学生对教学设计的意见,因此,学生参与不到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来,笔者认为,对课堂的教学设计不妨问问中层生的意见,让他们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来。例:已知函数/(x)=log;z,g(x)=log;;2v)(d>0,且a丰1)(1)求函数f(x)+g(x)的定义域;(2)判断函数/(x)+g(Q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先让学生作为练习完成,笔者预见(1)的解法中层学生

4、肯定是“正确结果、错误方法”居多,然后就在课堂上进行讲评,主耍讲清错误原因。笔考想了解自己的预见是否正确,就在自己所教的两个班中齐找了四位中层生试验,结果八位学生全部是正确结果、错误方法。此时,笔者向他们讲了自己的打算,有一位学生提岀,既然教师已经知道他们要做错,为什么还要他们做呢?这样做一点意义也没有,还不如教师好好再设计一下,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这位学生的话使笔者陷入了沉思,于是,笔者对该题进行了重新设计,以下就是新设计的教学实录。(一)屮层生板演两种解法一开始上课笔者就请两位屮层生到黑板上解答第(1)题,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解法,但结果相同。学生1:要使/(x)+g(x)有

5、意义,由[兀+2>0解得—20,且a工])的定义域。笔者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要求第一组学生按学生1解答的方法求解,第二组学生按学生2

6、解答的方法求解,3分钟后笔者挑选了两位中层生的解法并投影出来。"+2>0学生3:<=>x>-2[3+x>0学生4:log俨)+log俨)=log『®"),x2+5x+6>0解得x>-2或x<-3此时教室里热闹起来了,学生都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类题星现的矛盾结果无疑引起了认知冲突,笔者认为错因辨析的时机已到。(三)错因辨析经过学生Z间的互相讨论后,最终一致认为:学生1的解法是正确的,学生2的解法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在于将函数解析式化简后再求定义域时扩大了变量的范围。因此,在求函数定义域时一般不能先化简再求解,这样往往会导致错误。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在学对数的有关公式时

7、,没有对公式成立的条件引起足够的重视。(四)练习巩固在理清了解题的有关问题和求解函数定义域的木质解法后,笔者布置了下面一道练习题让学生当堂练习和巩固。练习:函数于(兀)是定义在(0,+oo)上的递增函数,且满足/(x)+f(y)=f(xy),解不等式f(x-l)+/(x+2)>/(4)o解析由题意/(x-l)+/(x+2)>/(4)可化为/[(x-l)(x+2)]>/(4)x-l>0所以原不等式等价于2(兀一1)(兀+2)〉4课后笔者对部分中层生乂进行了沟通,了解到学生基本都认为新的教学设计比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