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0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0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ID:42522301

大小:1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6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0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0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0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0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0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0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30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材分析】本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但都没有成功,而这次却获得了成功。教育家的实验是对学生品行的考查,三个小学生尤其是小女孩,经受住了考验,体现出小女孩品质的可贵和团结合作的重要。这篇文章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不仅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还给学生以启迪。【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求知欲强,多数学生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学习能力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在识字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本课故事内容比较简单,学生能真切的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目标】1

2、.认识“锤、堵、获”3个字,读准平翘舌音“索、锤、顺、绳、茶”和多音字“系、假”。会写“育、瓶”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成功、实验”等13个词语。初步领悟课文中重点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如:“不假思索”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女孩在遇到危险时,沉着冷静、先人后已的精神,并能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根据课文情景和关键词句,弄清教育家这次试验成功的原因,体会“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的含义。【教学方法】演示法、合作探究。【课前准备】一个玻璃瓶、三只系着绳子的球。

3、【教学过程】一、实验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2.请四位学生上讲台做实验;其它学生仔细观察。  3.请参加做实验的学生说说自已在做实验时的感受和体验。4.课文中的三位小学生获得了成功。你们想了解他们是怎么做的?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吗?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今天的课文。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句子读通,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2.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重点指导“系”和“假”。3.读了课文后,谁能用上“谁让谁做实验,结果怎么

4、样”的句式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课文,激发情感(一)学习第3自然段1.想了解这究竟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课件出示插图)看图说说实验的工具和对象。2.那实验的规则呢?哪位教育家大声地宣读一下这个实验的规则。出示:他对三个学生说:“这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有水。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指名读,齐读)3.就这么简单的实验,为什么以前都失败了呢?(出示最后一段)谁来说说。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们失败的原因,那是什么?(自私自利)4.可是这三位中国小朋友,为什么

5、能取得成功呢?让我们回到实验现场,好好的研究研究。(二)学习第4-10自然段1.默读课文4-10自然段,找一找小女孩是怎么说,怎么做的?用曲线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思考实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交流:出示: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1)小女孩选择了“我最后”,就等于选择了什么?说明什么?(板书:先人后己)(2)这重要的一句话,是小女孩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呢?联系上文读当时科学家说的话,“危险,快上来!”让学生体会当时的危险。(3)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她不仅先人后己,并说出了这重要的一

6、句话,可以看出她什么?(板书:沉着冷静)(4)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5)过渡:是啊,也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三字刚出口……出示:“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1)齐读。(2)创设情境:如果这时你就是那个同伴,你不服从安排,铅锤能顺利的提出来吗,如果你们就是那两个同伴,你们都不服从安排,实验能成功吗?所以这次成功靠一个人行吗?靠两个人行吗?它需要三个人……(让学生接下去说,教师板书:团结合作)(3)让我们也来合作读一读4--6自然段。(师生练读)(4)过渡:同学们,你还能从哪

7、儿证明小女孩确实是有了危险让别人先出去的呢?出示: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1)体会“不假思索”。读准“假”的读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假思索”的意思。(2)小女孩不假思索的是什么呢?读“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3)怎样的话能够在不经过思考就能马上说出来的呢?(4)谁能用“不假思索”说句话。(5)小结:是啊,对于小女孩来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的想法已经深深地在她心里扎根了,发芽了。所以当教育家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她还用得着多考虑吗?她可以想都不想就告诉这位教育

8、家,齐读(有了危险,我应该让别人先出去)。3.如果你是这位教育家,你会怎么做?怎么说呢?(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2)这位教育家为什么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一方面:这个实验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今天,这个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另一方面:为学生心里有他人的优秀品德而激动。)四、拓展延伸,迁移情感1.请学生再读课文,重温这次成功的实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