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醉翁亭记》

导学案.《醉翁亭记》

ID:42873690

大小:43.0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2

导学案.《醉翁亭记》_第1页
导学案.《醉翁亭记》_第2页
导学案.《醉翁亭记》_第3页
导学案.《醉翁亭记》_第4页
导学案.《醉翁亭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导学案.《醉翁亭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教师寄语28、《醉翁亭记》导学案主备陈先华审核八年级备课组小组姓名第一课时(共三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积累文言词汇。2.学习第一段。【学习过程】一、学(一)学生自主学习1.写作背景本文也写于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而被贬滁州。他一方面励精图治使“政通人和”,一方面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排遣遭贬谪的抑郁。文中主要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2.反复朗读课文,读清停顿,读准字音,结合注释理解课文3.自主学习检测:①加点字的注音  A 林壑()尤美    觥()筹交

2、错    林霏()开  B 树林阴翳()     泉香而酒洌() 岩穴暝()      C 伛偻()提携   蔚()然而深秀    山肴野蔌 ()  D 晦()明变化     颓()然乎其间者    酿()泉为酒②本文选自           ,作者       ,字永叔,号     ,晚年又自号为         ,谥号“文忠”,世称“         ”。他是     (朝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的另外几家是:唐朝的      和        ;宋朝的另外几位散文家是        

3、                        。(二)小组合作学习1.朗读要求:大声诵读,读懂大意,参考课文下面注释及语境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记录疑难。我认为的重点有:6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教师寄语我认为的难点有:2.小组合作解决自学中的疑难二、展1.组内展示(组内展示对课文第一段的理解)2.全班展示(全班展示对课文第一段的理解)三、点1.学生点评(学生小组代表点评)2.老师点拨朗读要求:大声诵读,读懂大意,参考课文下面注释及语境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记录疑难。文中连用21个“也”字,它表示判断和舒缓语

4、气的作用,要读出它的味道来。四、练1.当堂检测:解释①环滁皆山也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④山行六七里⑤峰回路转⑥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⑦名之者谁⑧太守自谓也⑨饮少辄醉⑩醉翁之意不在酒2.当堂训练:练习册一题【课后反思】28、《醉翁亭记》导学案主备陈先华审核八年级备课组小组姓名6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教师寄语第二课时(共三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2.学习并背诵第二三段。【学习过程】一、学(一)学生自主学习1.反复朗读课文,背诵第一段2.自主学习解释加点字词。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

5、翁亭也。(翼:)②名之者谁?(名:)③故自号曰醉翁也。(号:)④伛偻提携。(伛偻:)3.翻译句子。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②名之者谁?③故自号曰醉翁也。④伛偻提携。(二)小组合作学习1.朗读全文2.分别朗读二三段,小组交流。(先交流二段,再交流三段)①第二段中的重点字词有:②第二段中不懂的字词和句子有:③第三段中的重点字词有:④第三段中不懂的字词和句子有:二、展1.组内展示(学生小组内交流对第二、三段的理解)6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教师寄语2.全班展示(学生在全班交流展示第二、三段的难点和重点)三、点1.

6、学生点评(学生补充点评小组的回答)2.老师点拨  表并列:泉香而酒洌而  表承接: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表修饰:杂然而前陈者  表转折:而不知人之乐  表陈述:环滁皆山也也    表肯定:山之僧智仙也     表感叹:在乎山水之间也四、再读课文    四、练1.当堂检测:解释下列加点字:①野芳发而幽香()②日出而林霏开()③苍颜白发()④伛偻提携()2.当堂训练:翻译下面句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课后反思】6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教师寄语28、《醉翁亭记》导学案主备陈先华审核八年级备课组小组姓名第三课时(共三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第四段。2.理解文章主旨。【学习过程】一、学(一)学生自主学习1.复习背诵前三段。2.根据课文注释理解文章第四

8、段。(二)小组合作学习1.朗读第四段,小组交流。重点字词有:重点句子有:2.理解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本文写景很有层次,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读一读,思考: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1)写亭的环境:从到。(2)写山间之朝暮:从到。(3)写山间之四时:从到。(4)写宴饮场面:从到。3.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4.文中写出了谁“乐”?5.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