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 导学案

醉翁亭记 导学案

ID:42949685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5

醉翁亭记 导学案_第1页
醉翁亭记 导学案_第2页
醉翁亭记 导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 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醉翁亭记》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品读课文,感受文中的景物之美。2、领会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及其积极意义。3、背诵课文。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醉翁亭记》这篇游记佳作一出,便盛传不衰。滁人唯恐失之,于庆历八年请人把全文刻在石碑上。后来又嫌字小字浅,怕日久磨灭,又请苏轼用真、草、行三种字体书写重刻,往来文人墨客乃至商贾都争相摩拓,可见其感人的艺术魅力。今天我们就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遥隔千年时空,继续赏析本文长盛不衰的艺术魅力。二、知识回顾(一)解释加线的词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名之者谁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之

2、意不在酒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颓然乎其间者伛偻提携射者中,弈者胜树林阴翳鸣声上下醒能述以文者太守谓谁(二)翻译下列句子。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三、自学交流(一)走近醉翁亭,感受景物之美欣赏下列图片,自由朗读课文后,结合课文内容,为下面的每张美图配上文中的一两句美文。(二)小合作有

3、感情的朗读课文,互相交流完成下列问题。1、在美景中,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在文中画出表现作者之乐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2、结合本文的创作背景,你是怎样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醉”与“乐”呢?本文的主旨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呢?四、展示释疑在小组展示的基础上,进行班级大展示,学生与老师及时进行补充点评。五、反馈训练(一)完成填空。1、本文选自《   》,作者_____,他是_____时著名的 _____作者也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                  2、贯穿全文的主线是:_______有句话奠定了全

4、文抒情的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醉”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伛偻提携”所指的是两种人是: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中则是用________来指代。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后,任选段落,背诵课文

5、。六、归纳总结(回归目标,谈谈收获)1、品读课文,感受文中的景物之美。2、领会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及其积极意义。3、背诵课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