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写作中选材的方法

浅谈写作中选材的方法

ID:42873773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2

浅谈写作中选材的方法_第1页
浅谈写作中选材的方法_第2页
浅谈写作中选材的方法_第3页
浅谈写作中选材的方法_第4页
浅谈写作中选材的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写作中选材的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写作中选材的方法浅谈写作中选材的方法摘耍:写文章,首先要占有材料,这是第一步。材料之于文章,犹如织布,布料之于缝衣,纱线之于纱,矿石之于炼钢。没有纱线,无法缝衣;没有布料,无法缝衣;没有矿石,无法炼钢;没有材料,就无法写成文章关键词:写作;选材;多多益善;认真鉴别写文章,首先要占有材料,这是第一步。材料是作者为着某一目的,从生活中收集、摄取以及写入文章之中的一系列事实或论据。材料之于文章,犹如织布,布料之于缝衣,矿石之于炼钢。没有布料,无法缝衣;没有矿石,无法炼钢;没有材料,就无法写成文章。选择材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占有材料应“韩信将兵,多多益

2、善”。因为资料充实,取材就可以左右逢源。反之,材料贫乏,写作时难免捉襟见肘。一切不朽的名著,都是以丰富、全面、周详的材料为后盾的。据传,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龄为了收集材料,写《聊斋志异》,典当了自己的衣物,换取了苇席、绿豆。每天早晨,在十字路口的大树下,铺上一张苇席,煮上几锅绿豆,倒入一个大缸里,请来往行人歇脚、解渴。他虽不收金钱银两,但要选择那些意义深、趣味浓的故事,进行加工、修饰。如此20余年,写成了伟大名著《聊斋志异》。俄国作家契诃夫一生写有大量的素材“笔记”o他曾对一个爱好文学的青年说:“你知道我在做什么“10多年来,我一直在这笔记本上记下我自己的一切见解和印象,铅笔

3、字已经开始淡了,于是我决定用墨水笔把它重描一遍;您看,我已描完了。”他扌n了扌n那个本子说:“还没有利用的材料,足够写大约500个印张。足足可以写5年呢。”总之,生活就像一座无限丰富的矿藏,蕴藏着写不完的材料,关键在于你是否勤奋,是否愿意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心血和劳动,能否想得比人家更广,挖掘得比别人更深更细。二、去伪存真,认真鉴别《韩非子•各氏》载有这样一则故事: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Z厉王,厉王使玉人相Z。玉人曰:石也。王乂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抱玉璞哭於楚山下,三E1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了奚哭之悲也。和曰:

4、吾非想刖也。悲夫宝玉而题Z以石。贞士而名Z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定焉。遂命H和氏之壁。同一块玉璞,和氏知其是宝,玉匠则说:“石也。”和氏蒙受了不白Z冤,旷世Z宝险些失Z交臂。玉匠Z所以作出“石也”的判断,是因为没有作深入的调查研究,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既为皇室玉匠,口然是相玉的专家了,专家尚且一误再误,可见相玉之难了。鉴别材料也像和玉一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实生活是错综复杂的。就材料而言,它有轻和重、大和小,真和伪、典型和一般等方面的不同,同一材料也有表象和实质、本质意义和旁属意义等方面区别。有成就的作家无不在鉴别材料上高人一筹。黄宗英同志写《大雁情》

5、时,听到的对秦官属的看法多种多样,有的截然相反。同一个“锯树”,有人说是“间伐”,有人说是“滥伐”;有人说秦官属“嘴不饶人,爱吵爱闹”,“脾气坏S有人赞秦官属对科学有一种献身精神……相信什么?就要去伪存真,认真鉴别,否则很可能作出“石也”一样的错误判断。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好材料多的是,苏联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说:“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三、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占有了大量材料,又经过精心鉴别,留下的材料当然都是很好的了,但是写的时候也不可能全都用上,这里就有一个选择的问题。著名作家丰子恺有一首诗说得好:“泥龙竹马眼前情,琐屑平凡总不论,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咅

6、。”选择材料就要把“琐屑平凡”的材料“扣”下來,把那些“小中能见大”、“弦外有余音”的材料挑出來,供写作时用。选择材料的依据是主题,主题乂是衡量选择结果如何的标准。能对主题起说明、烘托、加强作用的材料,用;不能对主题起说明、烘托、加强作用的材料,舍。应注意:1•割裁要狠。契诃夫说:“在大理石上刻出人脸來,无非是把这块石头上不是脸的地方都剔除掉罢了。”没有剔除,就不会塑像。同样的道理,没有割裁,也不会有文章。我们说割裁要狠,就是说要下狠心,花力气,把对表现主题可有可无的材料割彻底,割干净,哪能怕痛点,甚至痛在心上也在所不惜。2.多与少。有人爱写长文章,认为材料堆得越多,文章

7、越长,越有分量。甚至文不够,材料凑。动辄儿千字,上万字。这种观点和做法是错误的。文章有无分量,不在于它有多长,材料有多少,而是看它的主题是否有重要现实意义,观点是否新颖,论证是否有力,感情是否真挚。3•大与小。有人担心,小材料难以表现大主题。这种担心是没有道理的。鲁迅的《一件小事》,写的事确实很小,但它表现的思想意义却是非常深刻的。可见,小材料也可以表现大主题,关键看你愿不愿挖掘,会不会挖掘。4•点与面。点是局部,面是全局。写作既要善于以点带面,用一滴水反映太阳的光辉,又不能以偏概全。这里除了选材要典型,要有代表性以外,在有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