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判定三角形相似的第二个定理

探究判定三角形相似的第二个定理

ID:42882330

大小:1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探究判定三角形相似的第二个定理_第1页
探究判定三角形相似的第二个定理_第2页
探究判定三角形相似的第二个定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探究判定三角形相似的第二个定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相似三角形的条件》第二课时一、内容及其分析1、教学内容: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2、内容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条件,指得是“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及“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这两条判定定理,其核心是判定,理解它关键是要用正确的方法,启发学生进行探索,做到师生互动,使学生能充分的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相似的判定方法,并对所学的各种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进行梳理,使学生能掌握和综合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和性质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的相似。学生在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三角形》里,已学习过三角形的基础知识掌

2、握了基本的概念;本节课是学生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条件,已经有一定的探索经验。教学的重点是掌握相似三角形的两个判定定理:“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及“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正确地把握几何图形的结构和特点。二、目标及其分析(一)教学目标1.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及“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能够应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意识。(二)目标分析1.掌握三角形

3、相似的判定定理,就是从内容上、形式上,结合图形,明确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理解“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及“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具体含义。2.能够应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是指结合几何图形的结构和特点,正确运用判定解决相关问题。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这两条判定定理的理解。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使学生明白对应边的比必须相等,相等的角必须是在两

4、条成比例的线段之间。关键是正确地把握几何图形的结构和特点。四、教学过程设计问题1:若给定两个三角形,你有什么办法来判定它们是否相似?设计意图:既复习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和上节课的判定,又引出本节内容。师生活动:据同学的回答,接着提问:(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哪些?(2)什么是相似三角形?(3)我们上一节课学过什么定理?问题2:看上图,是否有△A'B'C'∽△ABC?依据是什么?60°45°75°问题3:你能用最少的条件、最简捷的方法画一个三角形与右图中的三角形相似吗?3设计意图:①用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探索方法启发得到确定三角形形状的

5、要素,学生可能会得到“两角、两边夹角和三边”方法,则研究两种,第三种方法及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问题将后续学习。②教师用教具从几何运动变化的观点演示该两种条件下直观感知确定的三角形形状相同。③教师进一步抓住“最少的条件”这一要求,若学生在探求中说出“一角相等”或“两边对应成比例”条件下三角形相似的问题,就可顺势利导展开讨论;若学生没有出现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反问学生这两种“最少的条件”是否可行,(这两种条件下问题的研究教师可以用教具演示或让学生讨论演示解决),从而真正理解“最少的条件”确定三角形形状。判定定理2:三条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

6、角形相似。∠B'=∠B问题4:两个三角形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它们是否相似?AA'BCB'C'设计意图: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及“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特别是在“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这条判定定理的教学中要向学生强调相等的角必须是在两条成比例的线段之间。“共角”型ABCDE“A”型ACBDE“A”型AEDBC师生活动:通过发现归纳总结有下面的结论:判定定理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例1:如图,要使△BAC与△DAE相似,则

7、还需添加什么条件?变式练习1:∠B=∠E,△BAC与△DAE是否相似?说明理由。“X”型ABCDE“蝴蝶”型DAEBC“共角共边”型ABCD变式练习2:△ABC中,∠ACB>∠B,若∠ACD=∠B,△ABC是否相似于△ACD?为什么?变式练习3:如图,已知:ED∥BC,求证:△ABC∽△ADE。3例2:如图,点B、D和C、E分别在∠A的两边上,BE⊥AC于E点,CD⊥AB于D点,BE和CD相交于点F,图中有几对相似三角形,并任你选一对说明理由。变式练习1:不能使△ABC与△DEF相似的条件是()A、∠B=∠F,∠C=∠E;B、∠A

8、=∠D=70°,∠C=60°,∠E=50°;C、∠A=∠D=65°,AB=DF=6cm,AC=4cm,DE=9cm;D、∠B=∠E,AB∶AC=DE∶EF,变式练习2:如图,点E、F分别在△ABC的边AB、AC上,且EF不平行于BC,要使△AB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