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观画答客问

傅雷观画答客问

ID:42976306

大小:30.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4

傅雷观画答客问_第1页
傅雷观画答客问_第2页
傅雷观画答客问_第3页
傅雷观画答客问_第4页
资源描述:

《傅雷观画答客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傅雷《觀畫答客問》    1931年秋,23歲的傅雷,到上海美專出任辦公室主任時,早在那里任教的國畫大師黃賓虹,已近古稀之年,他們倆卻很快成了情誼深厚的忘年交。與黃賓虹先生開始交往後,傅雷常去黃賓虹那里觀賞其新作印他所收藏的歷代名家名作,探討畫理,交流體會。對大師在創作上的成就尤爲看重,並盡力宣揚推許。    黃賓虹先生創作宏富,且能不斷地革故鼎新。但在六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從未舉辦過一次個人畫展。傅雷和裘柱常(其妻顧飛,乃賓虹大師之弟子、傅雷之表妹)等有感於此,1942年聯合發出倡議,擬于來年黃賓虹80大壽時,爲其舉辦

2、一次「八秩紀念畫展」。這一倡議,得到黃先生的老友陳叔通、張元濟、王秋湄、秦更年、鄧秋枚、吳仲洞等人的熱烈支援。當時,黃賓虹正困居北平,行動受阻,得到這一資訊後,很是欣慰,並予以積極回應。這就開始了畫展的籌備事宜。    1943年11月間,「黃賓虹八秩誕辰書畫展覽會」在上海西藏路寧波旅滬同鄉會開幕。展品除畫家近年畫作山水、花卉及金石楹聯等外,歷年爲友人所作畫件,作爲非賣品陳列,以作觀賞。這是黃賓虹生平第一次舉辦個人書畫展,顯示了大師創作的主要風貌。展覽會前,由傅雷、裘柱常等建議,黃賓虹撰寫一篇自傳,朋友們寫些詩文,以引導

3、觀衆。畫展期間,傅雷幾乎天天來到會場,除處理一些事務性工作,他很注意觀衆們的反應。有時,還與他們一起讀畫,一起探討研究。觀衆對黃公畫作每有疑問,他就熱忱地加以解答。爲了讓觀賞者能更好地領略黃賓虹畫作精髓,傅雷化名「移山」,寫了《觀畫答客問》一文,以传统文赋的主客问答形式,虚构一人观看黄宾虹画作后疑惑不解而发问,傅雷在文中对一般初次观黄宾虹画者可能产生的乱、草率、不似、艰涩等感觉,及远看、近看的不同审美视角,给予了答疑解惑。    以下是《觀畫答客問》全文:    客有讀黃公之畫而甚惑者,質疑於愚。既竭所知以告焉;深恐盲人

4、說象,無有是處。爰述問答之詞,就正于有道君子。    客:黃公之畫,山水爲宗。顧山不似山,樹不似樹;縱橫散亂,無物可尋。何哉?    曰:予觀畫於咫尺之內,是摩挲斷碑殘碣之道,非觀畫法也。盍遠眺焉。    客:觀畫須遠,亦有說乎?    曰:目之視物,必距離相當而後明晰。遠近之差,則以物之形狀大小爲准。覽人氣色,察人神態,猶需數尺外。今夫山水,大物也;逼而視之,石不過窺一紋一理,樹不過見一枝半幹;何有於峰巒氣勢?何有于疏林密樹?何有于煙雲出沒?此郭河陽之說,亦極尋常之理。「不見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對天地間之山水

5、,非百里外莫得梗概;觀縑素上之山水,亦非憑幾伏案所能仿佛。    客:果也。數武外:淩亂者。井然矣;模糊者,粲然焉;片黑片白者,明暗向背耳,輕雲薄霧耳,暮色耳,雨氣耳。子誠不我欺。然畫之不能近視者,果爲佳作歟?    曰:畫之優絀,固不以宜遠宜近分。董北苑一例,近世西歐名作又一例。況子不見畫中物象,故以遠覘之說進。觀畫固遠可,近亦可。視君意趣若何耳。遠以瞰全局,辨氣韻,玩神味;近以察細節.求筆墨。遠以欣賞,近以研究。    客:筆墨者何物耶?    曰:筆墨之于畫,譬諸細胞之於生物。世間萬象,物態物情,胥賴筆墨以外現。六

6、法言骨法用筆,畫家莫不習勾勒皴擦,皆筆墨之謂也。無筆墨,即無畫。    客:然則縱橫散亂,一若亂柴亂麻者,即子之所謂筆墨乎?    曰:亂柴亂麻,固畫家術語;子以爲貶詞,實乃中肯之言。夫筆墨畦徑,至深且奧,非愚淺學可知。約言之:書畫同源,法亦相通。先言用筆;筆力之剛柔,用腕之靈活,體態之變化,格局之安排,神采之講求,衡諸書畫,莫不符合。故古人善畫者多善書。若以縱橫散亂爲異,則豈不聞趙文敏石如飛白木如籀之說乎?又不聞董思翁作畫,以奇字草隸之法,樹如屈鐵、山如畫沙之論乎?遒勁處:力透紙背,刻入縑素;柔媚處:一波三折,婀娜多致

7、;縱逸處:龍騰虎臥,風趨電疾。唯其用筆脫去甜俗,重在骨氣,故驟視不悅人目。不知衆皆密於盼際,此則離披其點畫;衆皆謹於象似,此則脫落其凡俗。遠溯唐代,已悟此理。惟不滯於手,不凝於心,臻于解衣盤礴之致,方可言於縱橫散亂,皆呈異境。若夫不中繩墨,不知方圓,向未入門,而信手塗抹,自詡蛻化,驚世駭俗,妄臂于八大石濤:直自欺欺人,不足語語矣。此毫釐千里之差,又不可以不辨。    客:筆之道盡矣乎?    曰:未也。頃所云云,筆本身之變化也。一涉圖繪,猶有關乎全局之作用存焉。可謂「自始至終,筆有朝揖;連綿相屬,氣派不斷」,是言筆縱橫上

8、下,遍于全畫,一若血派神經之貫注全身。又雲「意存筆先,筆周意內;畫盡意在,像盡神全」;是則非獨有筆時須見生命,無筆時亦須有神機內蘊,餘意不盡。以有限示無限,此之謂也。    客:筆之外現,惟墨是賴;敢問用墨之道。    曰:筆者,點也線也。墨者,色彩也。筆猶骨骼,墨猶皮肉。筆求其剛,以柔出之;求其拙,以古行之;在於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