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壳红色素的提取及应用现状【文献综述】

虾壳红色素的提取及应用现状【文献综述】

ID:429782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1

虾壳红色素的提取及应用现状【文献综述】_第1页
虾壳红色素的提取及应用现状【文献综述】_第2页
虾壳红色素的提取及应用现状【文献综述】_第3页
虾壳红色素的提取及应用现状【文献综述】_第4页
虾壳红色素的提取及应用现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虾壳红色素的提取及应用现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食品科学与工程虾壳红色素的提取及应用现状[摘要]虾壳红色素作为天然色素的一种,因其具有超强的抗氧化性等特性,使其在生物医药,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行业中有着其他色素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概述了虾壳红色素可采用的提取方法,并且对虾壳红色素的稳定性研究,抗氧化性的应用及其展望做出了综述。[关键词]虾壳;红色素;提取;稳定性;抗氧化性;应用1.前言我国龙虾的资源非常丰富,龙虾体内不仅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其肉质也非常的鲜美,因此龙虾在我国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食品,但是由此也带来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虾头和虾壳,如果将它们仅以废弃物处理,不仅污染环境

2、,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据有关研究发现虾头和虾壳内含有高于20%的蛋白质和将近5%的天然色素,龙虾壳红色素是可以从龙虾壳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色素,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逐渐加强,人们了解到大部分的合成色素对人体都是有害的,因此合成色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摒弃,而对龙虾壳红色素等天然色素的开发逐渐成为许多研发项目的重心和热点。2.虾壳红色素可采用的提取方法2.1有机溶剂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是目前提取色素的一种常用的方法,肖伟敏,吴素芬等[1]应用此法提取龙虾壳中的红色素并对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经其研究发现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从龙虾壳中提取虾红素的平均产率为23.8%,

3、其中最低产率为20.9%,最高产率达到26.6%。姜启兴,夏文水[2]也是利用有机溶剂提取法从龙虾壳中提取虾红素并对龙虾壳中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优点:有机溶剂提取法萃取剂价格比较便宜且对所需设备的要求相对较低,。缺点: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某些产品所得到的产率也相对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开发价值。2.2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5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Extraction,简称SCE)是一项新型分离技术,它利用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Fluid,简称SCF)的独特优点,通过控制体系的压力和温度而使萃取物得到分

4、离。廖传华,周玲等[3]将被萃取物粉碎后放入萃取器中密封,设定好萃取器的温度和压力;CO2从钢瓶出来以后,经低温浴槽冷却后成液态,由高压计量泵压缩入萃取器,与其中的原料接触及传质,节流膨胀后喷入分离器里,这时由于溶质在CO2中溶解度降低而从CO2中凝聚析出,汇集在分离器底部,而溶剂CO2则从分离器顶端引出,通过湿式气体流量计和玻璃转子流量计,分别记录其累积流量和瞬时流量值,最后将CO2循环使用。萃取器温度由萃取器夹套与一恒温水浴维持稳定。间隔一定时间取样,直到萃取完全,不再有萃取物放出。对萃取样品进行称量、分析。利用超临界CO2萃取色素萃取得率可达90

5、%以上[3]。优点: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取法兼备有气体低粘度、高扩散和流体的高密度、大溶解度两方面的特点。由于超临界CO2提取工艺简单,能耗低,萃取剂便宜,提取的产品具有纯度高,溶剂残留少,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缺点:设计周期长、设备投资大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差[4]。2.3微波萃取法缪文玉,吴彩娥[5]微波是一种频率为300MHz、波长1×10-3~1m的高频电磁波。微波萃取(MicrowaveAssistedExtractionMAE)用样品中目标物分子在微波电磁场的作用下,从原来的热运动状态转为跟随微波交电磁场而快速排列取向(每

6、秒2450兆次)的状态,使微波能量能够直接深入试样内部,作用于目标成分。从而降低没目标物与机基体的结合力,加速目标物从固相进入溶剂相得过程。在微波加热过程中物体发热程度或提取(消解或萃取)效率与微波频率、电磁场强度、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值以及穿透能力(或称加热深度,通常有效深度为1-5cm)等因素有关。微波消解和萃取方式通常包括密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其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多种样品组分的萃取,溶剂用量少,结果重现性好。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索氏抽提等萃取技术相比,微波萃取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时间、能源、溶剂的消耗以及废物的产生,同时可以提高收率和提纯浓度;其优越性不仅

7、在于减低了操作费用,更重要的是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是一种全新的“绿色”的萃取技术。因此,微波萃取以其独特的优势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应用潜力。优点:微波萃取法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多种样品组分的萃取,即快速以及高效、加热均匀、控制方便、溶剂用量少、结果重现性好等特点。微波萃取克服了超临界萃取和溶剂萃取方法的上述缺陷,既降低了操作费用,又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5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应用潜力。缺点:当样品处理在密闭式萃取罐中进行时,高温高压条件下对制作样品管材料(聚四氟乙烯)的强度、耐热性、耐腐蚀性及其密封性的要求很高,而且高强度的聚砜外罐保护。2.

8、4微波-超声协同萃取法微波-超声波萃取技术是将超声振动技术与微波开放式技术整合在一起,该项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