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岳阳楼记》优秀教案

27《岳阳楼记》优秀教案

ID:43058081

大小:22.4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6

27《岳阳楼记》优秀教案_第1页
27《岳阳楼记》优秀教案_第2页
27《岳阳楼记》优秀教案_第3页
27《岳阳楼记》优秀教案_第4页
27《岳阳楼记》优秀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7《岳阳楼记》优秀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7《岳阳楼记》优秀教案二、重点、难点: 1、学会自读浅近文言文,体会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品味文章的语言,体味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了解古代政治家的忧国忧民情怀。 三、新课讲解: 1、简介文体: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学生回答已学过的“记”)一般指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物或某事有所感受,然后记下来的一种文体。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小石潭记》《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就像《岳阳楼记》。 2、简介作者和他的好友滕子京的状况及本文写作的背景: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公,北宋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幼年时代

2、家境贫寒,在母亲教育下,发奋读书并怀有大志。公元1015年考取进士。后来曾经镇守西北边疆,抵抗西夏,使西夏不敢进犯。1043年任参知政事,任职期间,敢于直言,实行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政治改革,不幸遭到排斥被贬到邓州任太守。《岳阳楼记》便是他在邓州任上应好友滕子京所请而作。作者一生的诗文收集在《范文正公集》里。  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榜进士。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后被贬谪守岳州,心里很有些愤慨。范仲淹很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恰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范仲淹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

3、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时范仲淹的处境同滕子京一样,写此文是劝友也是自勉。 3、注音并朗读课文: 谪(zhé)属(同“嘱”zhǔ)淫(yín)霏(fēi) 樯(qiáng)楫(jí)冥(míng)谗(chán)偕(xié)  4、实词: 通假字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一词多义 (1)或: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2)居: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  面山而居:居住。 (3)通: 政通人和:顺利。  初极狭,才通人:通过。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 北通巫峡:通达。 中通外直:贯通。 (4)求: 予尝求古仁人

4、之心:探求。 不求闻达于诸侯:谋求。 (5)为: 及为忠善者:动词,做 或异二者之为:动词,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动词,做,担任。 俱为一体:动词,是。 武陵人捕鱼为业:动词,当作。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6)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忠之属也:类。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7)和: 政通人和:和睦。 地利不如人和:和睦。 春和景明:和煦,和暖。 词类活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 5、句式: (1)判断句: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倒装句: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多会于此; 吾谁与归? 

5、6、课文分析: (1)文章的结构层次为: 第一部分(1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2-4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1层(2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2层(3、4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2)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

6、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3)提问: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4)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a、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b、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c、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7、(5)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6)第3段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7)第4段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8)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