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修脚养生保健资料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概述(养生)

专业修脚养生保健资料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概述(养生)

ID:43064832

大小:165.45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9-25

专业修脚养生保健资料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概述(养生)_第1页
专业修脚养生保健资料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概述(养生)_第2页
专业修脚养生保健资料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概述(养生)_第3页
专业修脚养生保健资料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概述(养生)_第4页
专业修脚养生保健资料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概述(养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业修脚养生保健资料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概述(养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第_章一养生第一节养生《中医基础理论》养生,又名摄生、道生、保生等,保养身体之谓。换言之,养生是指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等措施而进行的一种健身益寿活动。中医养生流派有静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及药饵之分。养生内容广泛,方法众多,而以调饮食、慎起居、适寒温、和喜怒为其基本养生观点。一.天年与衰老(-)天年人的自然寿命谓之天年,亦即天赋之年寿。生命的年限,即机体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时间,称之为寿命。通常以年龄作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人的生命是有一定

2、限度的,个体寿命有长有短,但大都不会超过一个最长的限度,人类自然寿命的最高限度,称之为寿限。一般而言,人类的最高寿命不超过120岁。“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人生历程按年龄划分:初生曰婴,初语曰儿,初行曰孩,初学曰童,二十曰青年,三十曰壮年,四十曰强年,五十(亦称半百)曰中年,六十F1耆,七十E1老,八十F1耋,九十曰耄,九十以上F1寿考。(二)衰老1.衰老的概念:衰,衰弱,衰退之谓。老,年纪大。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全面地逐渐降低的过程。衰老与老年不能等同,衰老是生命的动态过程,而老年

3、则是整个机体的一个年龄阶段。老年未必均衰,衰亦未必均老,故有“老当益壮”、“未老先衰”之说。年满60为“花甲”,为“下寿”,在历代文字上对老年开始年龄界限说法不一,但一般视肋岁为老年期的开始年龄。按新的年龄划分标准,60—74岁为准老年或老年前期,75—89岁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1.衰老的发生机理•(1)阴阳失调:人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是人寿命的根本。人体是一个阴阳运动协调平衡的统一体。人生历程就是人体内部以及人体与外界之间的阴阳运动平衡的过程。阴阳协调平衡与否,是决定寿命长短的关键。阴阳失调则机体

4、即可招致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从而疾病丛生,而现衰老。因此,掌握生命阴阳运动的规律,进行养生,使其达到平衡协调,是推迟衰老,延年益寿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养生学理论的核心。保持阴阳运动平衡状态是延年益寿的根本,调节阴阳,使人体内外阴阳平衡协调,则可抗衰防老。•(2)脏腑虚衰: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五脏阴阳是人体阴阳之根本,故五脏是人体生命的根本。五脏坚固,为长寿之根,而五脏皆虚,是衰老之本。肾气虚衰一>: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五脏六腑之本。肾气充盛,元气充足,贝U精神健旺,形体强健,而肾气虚衰,元气不足,阴

5、损阳耗,人之衰老就会加速而来。脾胃虚衰脾胃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与肾同为五脏六腑之本。人以水谷为本,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生命的一切物质,均赖脾胃以生。脾胃虚衰,化源不足,气血亏虚,元气不充,则体弱多病而早衰。故口:脾胃为养生之本。调理脾胃为“养老之大要”。心脏虚衰心藏神而主血脉,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活动的主宰。“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矣,以此养生则殃”(《素问•灵兰秘典论》)。心旷神悦,气血充足,体强神旺,寿延年增。反之,“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心脏虚衰,气亏血

6、少,体弱神疲,早衰减寿。故历代养生学家尤其强调保养心神,认为调养心神乃养生之宗,治病之本。肝脏衰惫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主藏血而为血海。调节气机升降出入,为天地之体用,为百病之纲领,生死之枢机。肝气条达,气机调畅,内而脏腑,外而肌肉,纵横往来,气血周流,。肝为气化之本,脏腑经络之气化,皆赖肝之气化以鼓舞。肝为五脏之贼,随着年龄增长,肝气日衰,肝血日虚,疏泄不利,则性情变异,百脉不定,鬓发憔焦,筋萎为虏,而不能终其寿。肺脏衰弱肺主气,司呼吸,为百脉之宗。人生以气为本,“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气贵运行不息,

7、升降有常,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及寿夭的关键。肺气虚衰,治节不行,则多病早衰而夭亡。•(3)精气衰竭:人身“三宝”一一精、气、神,是养生的关键。精为生命活动的基础,人的四肢、九窍和内脏的活动以及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均以精气为源泉与动力。精化气,气生神,神御形。精是气、形、神的基础,亦是健康和长寿的根本。故曰:“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宜壮,皆本乎精也”(《类经•摄生类》)。精贵充盈固秘,而难成易亏,故保精存精为寿命之本。二、养生的基本原则(一)顺应自

8、然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天地之间,依赖于自然而生存,也就必须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和制约,即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这种天人相应或称天人合一学说,是中医效法自然,顺时养生的理论依据。顺应自然养生包括顺应四时调摄和昼夜晨昏调养。昼夜变化,比之于四时,所谓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人为秋,夜半为冬。白昼阳气主事,入夜阴气主事。四时与昼夜的阴阳变化,人亦应之。所以,生活起居,要顺应四时昼夜的变化,动静和宜,衣着适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