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导引王先霈胡亚敏》批评与理论的合流

《文学批评导引王先霈胡亚敏》批评与理论的合流

ID:43133604

大小:1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7

《文学批评导引王先霈胡亚敏》批评与理论的合流_第1页
《文学批评导引王先霈胡亚敏》批评与理论的合流_第2页
《文学批评导引王先霈胡亚敏》批评与理论的合流_第3页
资源描述:

《《文学批评导引王先霈胡亚敏》批评与理论的合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批评与理论的合流批评理论是从大约20世纪60年代起在欧美逐渐流行开来的。从事批评理论的学者既不再被称为理论家也不再被称为批评家,而是被合称为批评理论家。这个变化突出地表明了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互渗为批评理论的新变化。可见,批评理论并不是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之间简单相加的结果,而是当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关系在20世纪60年代发牛历史性变迁时才逐渐出现的一个新概念、一种新形式。用最简明的话来说,批评理论是一种在具体的文本分析中探索文学的普遍问题的文学研究方式。这意味着,批评理论既是一种对于具体文学文本的批评,同时又是一种对于普遍性文学问题的理论建构。批

2、评理论有哪些特征?由于特征一般是指能显示事物实质或内涵的那些特定的个别标志,批评理论的特征应是指能显示特定批评理论的实质的个别标志。批评理论在当代有着怎样的特征呢?下面不妨先看看三家说法。美国当代批评理论家乔纳森•卡勒归纳出当今理论的四种特征:1•理论是跨学科的一一一种其效果在原初学科之外的话语。2.理论是分析性的和沉思性的一一一种从我们称为性、语言、写作、意义或主体的事物中找岀其含义的尝试。3.理论是一种对于常识的批评,是对被指认为自然的那些概念的批评。4•理论是反思性的,是思维的思维,我们用它向文学和其它话语实践中感知事物的范畴发出质询。这

3、里的第一条涉及批评理论的开放性和跨学科性,第二条解释其传统的演绎研究被归纳研究所取代,第三条显示了其反常识性和解构性,第四条体现了其自我反思性或质疑性。与乔纳森•卡勒主要针对批评理论发言不同,美国电视批评理论家罗伯特•艾伦则从当代电视批评的新特点及其对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出发,揭示了当代批评区别于传统批评的新特征:“相形之下,传统批评强调艺术作品的自律性,而当代批评注重文本与特殊文本Z基础的惯用技法Z间的关系。传统批评以艺术家为中心,当代批评注重文化产品制作的环境,即对产品生产及产品传播渠道起作用的外力。传统批评把意义看作一件艺术作品的特性,当代

4、批评将意义看作读者或读者群体参与文本的结果。传统批评的任务在于确立作品意义、区分文学与非文学、划分经典杰作的等级体系,当代批评审视已有的文学准则,扩大文学研究的范阖,将非文学与关于文本的批评话语包括在内。”罗伯特•艾伦编《重组话语频道》修订版,麦永雄、柏敬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岀版社,2000年版,第28〜29页)这里显示了当代批评理论的四方而特征:注重文本与惯用技法的关系、文化产品的制作与传播环境、观众在文本意义建构中的作用、对现成文学准则的审视和文学研究范围的拓展。美国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家杰姆逊(一译詹姆逊)所谓“元评论”,正是对

5、于批评理论的特征的一种独特概括。他在《元评论》(1971)—文屮宣告,传统意义上的那种“连贯、确定和普遍有效的文学理论”或批评已经衰落,取而代之,文学“评论”本身现在应该成为“元评论”一一“不是一种正面的、直接的解决或决定,而是对问题木身存在的真正条件的一种评论”。作为“元评论”,批评理论不是要承担直接的解释任务,而是致力于问题本身所据以存在的种种条件或需要的阐发。这样,批评理论就成为通常意义上的理论的理论,或批评的批评,也就是“元评论J“每一种评论必须同时也是一种评论Z评论”。对于注重历史视角的杰姆逊来说,“元评论”意味着返冋到批评的“历史环

6、境”上去:“因此真正的解释使注意力回到历史木身,既回到作品的历史环境,也回到评论家的历史环境。”(詹姆逊:《元评论》,《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上面三种观察各有其合理性和特定取向,从不同方面揭示出当代批评理论的新特征。我这里不妨从如下六方面去做一点综合性概括,由此理解批评理论的当代特征:第一,跨学科性。从学科特征看,指批评理论可以跨越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而相互渗透。如今的批评理论不仅跨越理论与批评之间的界限,而且经常地与语言、历史、心理、哲学、政治、伦理等其他学科话语紧密缠绕,形成文学研究屮的

7、跨学科交响。第二,文本修辞性。从操作方式看,批评理论始终依赖于文学文本的修辞性细读,并由此展开更广泛的理论分析。正是在这种修辞性细读中,批评往往同时把对象和自身都当作批评对象。第三,意义开放性。从问题重心看,批评理论追求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和读者对于文本意义的参与性,由此文本可能开放出丰富而复杂的社会意义来。第四,自反性。从内在属性看,批评理论具有质疑任何常识、陈规乃至批评理论自身的自我反思品格。第五,元评论性。从前提条件看,批评理论总是对于理论自身的历史条件的重新确认,是关于理论的理论。第六,修辞实践性。从社会功能看,批评理论总是通过文木的修辞

8、性细读而关怀社会问题、寻求社会矛盾的解决。这表明,批评理论常常就是一种修辞实践,即是以文本修辞细读方式呈现的社会干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