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 第10章 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

中央银行学 第10章 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

ID:43204491

大小:237.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10-02

中央银行学 第10章 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_第1页
中央银行学 第10章 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_第2页
中央银行学 第10章 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_第3页
中央银行学 第10章 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_第4页
中央银行学 第10章 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央银行学 第10章 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章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第一节主要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理论一、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的含义是指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币政策目标之后,从选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进行政策操作开始,到实现其预期目标之间,所经过的操作变量、中介变量到最终日标的逐次传递过程。在此过程中.货币政策工具首先对操作变量作用,操作变量变动引起中介变量的变化。中介变量的变化影响企业和家庭的投资、消费行为,进而影响到最终日标。这一过程就是货币政策肋传递机制。二、关于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的理论分析经济学家们不仅对货币政策是否影响产出和就业存在分歧,在解释货币政策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的问题上也存在着理论分歧。西方货币经济学关于后者主要有两大流派理论:凯恩斯学

2、派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理论和货币主义传递机制理论。(一)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理论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了关于货币与经济关系的看法,后来他的追随者又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发展和修正其理论,从而形成了凯恩斯学派的货币理论。凯恩斯把他对货币需求的分析纳入到对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分析框架中,形成了关于货币活动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的途径。即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的分析。凯恩斯学派的总需求方程式为:Yad=C十I十G十NX式中,Yad表示总需求,C表示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支出,NX表示净出口。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函数可用下式表示:在此函数中,Md为货币需求,P为

3、一般价格水平.i为利率,Y为总收入。i下面的负号表示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与利率成反比,Y下面的正号表示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与收人成正比。凯恩斯学派以其总需求理论和货币需求理论为基础,将货币与利率,利率与投资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传统的凯恩斯学派的货币传递机制。该模型描述的货币政策传递机制是:货币供给(M)影响利率(R),利率又影响投资支出(I),投资支出引起总支出(E)的变化,最终对总产出(Y)产生影响。如果中央银行采用了一个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导致货币供给量扩大,那么它对总产出会产生如下影响:MRIEY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引起货币市场上资金价格的下降,即利率下降。利率的下降意味着

4、企业投资的资金成本下降,这将刺激企业增加投资,社会的投资支出将会增长,企业开工增加,就业增加。这样,社会的总体消费能力将会增长,总支出将增加,社会总产出也将增加。如果货巾供给量减少,则货币政策作用的传递将引起经济的紧缩反应,总产出将减少,传迎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凯恩斯学派对货币影响经济活动具体途径的研究,着重通过分析利率对投资支出的影响来考察货币供给与总产出之间的关系。上述分析被称为局部均衡分析。只表达了货币市场变动对商品市场的影响,而没有显示它们之间的循环往复的相互影响。希克斯在1937年建立的IS-LM模型,则是一种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主要描述了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经济中利率和总产

5、出的决定,反映了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相互作用并趋于均衡的过程。(1)假定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使货币供给增加,在既定的产出水平下,利率会相应地下降,利率下降会刺激投资,并引起总支出增加,总需求又推动总产出增增加。(2)产出量的上升又使货币需求上升,如果没有新的货币供给投入经济生产,货币供求的对比就会使下降了的利率回升。这是商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作用。(3)利率的回升又会使总需求减少,产量下降,产量的下降又导致货币需求下降,那么利率又会回落,这样的变化会循环往复。(4)这一过程最终会远近一个均衡点,在这个点上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图6—1说明货币供给从M0扩大到M1,人们的名义收入增加,

6、引起了货币需求的增加,货币需求曲线从MD0右移到MD1,引起了利率的变动,利率从i0到i1再到i2,在i2的利率水平上.货币市场上供求均衡。图6—2说明了货币市场和而品市场相互作用的过程。当利率从i0下降到i1时,利率的下降引起投资和消费的增加,进而引起总产出的增加,从Y0到Y1,这是货币市场的变化对商品市场的影响。总产出的增加又扩大了货币需求,此时,如果没有相应的货币供给的增加,如图6—2所示,货市供给的增加只使LM曲线从LM0右移到LM2,那么利率必然会上升到i2,那么总产出的扩大就只是到Y2而不是到Y1.为了能使总产出达到Y1,还应该增加货币供给直到LM1,此时利率又回到i1的水平

7、,产出也达到丫1。该过程说明商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事实上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相互作用和调整是多回合的逐渐调节过程,在此过程中利率也是不断波动的,并不像之前描述的是几个分离的阶段。注:图形来自陈学斌《中央银行学概论》(第二版)P203凯思斯学派理沦小存在的问题是,市场利率是传统凯恩斯学派货币政策传递机制中的核心,但现实中存在的是复杂的利率体系,而非模型中抽象的利率。而且企业融资的渠道很多,可以从银行贷款,也可以从股票市场融资,或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