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案:第4单元第12课《作为生物的社会》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案:第4单元第12课《作为生物的社会》

ID:43248614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8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案:第4单元第12课《作为生物的社会》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案:第4单元第12课《作为生物的社会》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案:第4单元第12课《作为生物的社会》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案:第4单元第12课《作为生物的社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案:第4单元第12课《作为生物的社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设计【知识目标】学习用比喻与比较、举例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了解生物社会性的基木特征。【能力目标】培养快速阅读,准确捕捉并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准确概括并表述作者的基木观点,并且能做有个性的阅读评价。【情感目标】通过了解生物社会性的基木特征,培养珍惜并尊重生命的高尚情感,树立与别人互助合作、融入集体的意识。【重点、难点】一、学习用比喻与比较、举例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了解生物社会性的基木特征是木文学习的重点。二、培养快速阅读,准确捕捉并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准确概括并表述作者的基木观点,并且能做有个性的阅读评价是木文难点。【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

2、】一、整体把握,概括表述这是一篇论述生物社会行为的文章。作者选取了独特的视角,将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描述了它们在集体行动屮所表现出的高度组织性,提出T“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木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也对人类盲口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作出了警示。【第一部分】借题发挥。提出问题:人类就像群聚的昆虫一样,终日忙忙碌碌,虽然偶尔碰头交流,但却为能脱离生物的属性。作者提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说人类像蚂蚁可以,反过來说蚂蚁像人类,就会遭到非议,因为这是对人类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挑战。所以描述昆虫行为的人,唯恐被指斥为“违反科学”,都不遗

3、余力地从“有界于人的”方面來理解生物的社会行为,说它们“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儿乎还是非生物的”。作者却不从众从俗,敢于向传统观念发起冲击,指出“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作者有意用描述人类行为的语言来描绘蚂蚁,和文章开头的一-段用描述昆虫的语言来描绘人类恰成对比,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那就是: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和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第二部分】作者指出,很多生物“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看不出它们“有什么思想”;但是随着群体的增大,智慧逐渐增强,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协调性,俨然成了i个庞大的活物,而个体则更像是这个“庞大动物

4、体屮细胞样的成分”。生物作为个体是微不足道的,但“组成巨大的生物”,就显示出非凡的力作者对生物行为的反思,是为了检讨人类盲口乐观自大的情结。人类虽然主宰了这个枇界,但人类的行为方式还具有和其他社会性生物和类似的特点,需要联合,需要团结,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智慧,克服自身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推动社会进步。【第三部分】文章结尾,作者以科研为例,援引权威人士的观点,再次强调个体的智慧与群体的智慧,就像i个锯齿与整条大锯的关系,个人的孤独静默也许有助于一些发明创造,但这些发明创造必须融人到群体的二、探究品味1、木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倾向,可以看做是一篇科学随笔。木文虽然不算严

5、格意义上的论文,但还是具有独特的论证方法的。类比论证一一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对比论证一一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方面做对比比较分析,突出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举例论证——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详有略,(详昆虫类,略菌类、鱼类、鸟类),抓住典型事例细致剖析,又丰富了例证,由现象层面到本质特性逐步深化。2.怎样理解木文关于生物社会行为的论述?【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作者论述昆虫、尙类、鸟类等生物的社会行为,证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Z增长,这些都來口他对口然界中社

6、会性生物细心的观察和思考。把生物的群体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更是作者的创见。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和比有很多和似Z处,比如步调一致的行动,集体协作式的劳动,有口的的行为,互相交换信息等。作者谈论生物的社会性,焦点是反思人类行为,批判传统生物学人类屮心主义甚至人类沙文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类要有口我反省的意识,不然我们就会陷入因为盲口的自我崇拜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之JI1O【作者的论述幽默调侃,视角独特,见解独到,议论深刻,给人理性的启迪和美感的享受。】3.结合具体的语境,说说下列语句的幽默效果。探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启发】讽刺帕遭到非难的作者极端保守的心态,他们恨不得把昆虫

7、看做是天外来客,完全有异于人类,至是“非生物的”,像“魔魔道道的小机器”一样。探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启发】讽刺人类的自大心理,渺小的蚂蚁的很多行为与我们相似,我们却不愿意或不敢承认这一事实,是有些为难。“探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启发】用夸张的语言说明蚂蚁的社会行为太接近人类了一恐怕离看电视也不远了吧。探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启发】以“轻蔑”的口气评论一只“独行的蚂蚁”,•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