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级管理 对“物”化班级管理的反思

中学班级管理 对“物”化班级管理的反思

ID:43407527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01

中学班级管理 对“物”化班级管理的反思_第1页
中学班级管理 对“物”化班级管理的反思_第2页
中学班级管理 对“物”化班级管理的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学班级管理 对“物”化班级管理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物”化班级管理的反思班级管理原本是为了有效保障教学秩序?促进以教学组织为首要特质的班级更有利于成就学生生命的完满和风采而存在的,然而随着班级授课规模的扩大,现实中本末倒置的状况却愈演愈烈,消解了生命灵动的班级管理,而使其逐渐深陷“物”化的泥潭?以下笔者将主要从三方面对其加以反思?      一?教育对象的“物”化      教育对象的‘物”化并不是指实实在在的物化,教育对象是学生,不管你承认与否?你的态度如何,他始终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而不是物?“物”化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学生观问题,在现行的或者说传统的教育管理当中,学生并没有被当成灵动的生命体——人来看待,而

2、是作为具有同一性的“物”化的被动接受对象,缺乏人性关怀?      1.学生被视为“物”的存在   中国自古就有“万般皆下晶,惟有读书高”思想传统,所以对于学生而言,读书学习是他们最崇高的使命甚至是唯一应该做的事情,其他的一切都必须屈从于这一“天职”?而在当今应试盛行的时代,能否顺利通过各种名类繁多的考试?取得好成绩就成了衡量他们价值和意义的首要标准,学生从某种程度上沦为了“考试的机器”?考试本身成了目的,它也因此不再是获得幸福快乐的手段,相反却变成压迫学生的罪魁祸首?围绕着它,许多教育当中不合理甚至有违教育规律的行为却找到了现实存在的合理性?例如:以超负荷的题

3、海战术使学生疲于学习?为“分”奔命,导致学生心理压力巨大,个性?能力得不到均衡发展;对测验进行排名并公开结果,无视学生的隐私,使他们从小置身于层级分明的“社会”;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失去信心?不闻不问,或不顾学生人格尊严任意辱骂和惩罚;限制学生自由,减少甚至取消各种被认为与学习无关的活动,等等?当提倡教育“以人为本”的呼声如火如荼的时候,教育的现实却偏偏是“目中无人”?见“物”不见人,本应该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学生却恰恰在意识层面成了生命的“缺场”而沦为“物”的存在,而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实际上是在有意无意间将学生标准化为被抽空了灵魂的机器?由此,人们在谈论

4、教育时常常与摧残?奴役?蒙蔽?操纵?控制?禁锢?贬抑?束缚等联系起来?      2.学生群体是同一的“容器”   “同一的校服,同一的行为规范,造就了同一的?没有个性差异的学生”?这一教育评价正以较为极端的形式提醒人们:现行学校教育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未曾引起真正的重视?过分关注班级整体的目标和利益,实行过度的规范化管理,强调班级中的纪律?操行等学生的外部表现,却忽略了正是在重重纪律和规范的管制与压抑中学生们也逐渐丧失了自身的个性,依赖性强,创造性?独立性及自我管理能力差,缺乏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能力,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僵化,这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

5、发展,也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在“遵守纪律”,“听老师的话”这样一种班级管理氛围中,教师更强调自身的权威,采用各种措施严格掌控学生的一言一行,无论是“保姆式”?“专制式”?“警察式”还是“裁判式”管理都无不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从学生的举手投足?穿着打扮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前途命运,以及班级的建设与发展等无一不包?无一不管的绝对控制?学生们都成了没有自主发展活力的俯首听令的“容器”:班干部形同虚设,只不过是教师的传声筒?监视器,班级的其他学生更是班级活动名副其实的游离者,“反正都安排好了,照着做就行”3用心爱心专心?于是,在实际班级活动中,班级管理往往造

6、成了“班主任用脑子,班干部动步子,学生则转圈子”的局面?生命的灵动因此就极具讽刺性地在培养和发展生命的活动中湮没了?      3.人性关怀的丢失   雅斯贝尔斯曾定义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我们很难想象没有了内心深处情感和思想的共鸣,教育还能称之为教育?恰恰相反,这样的所谓的“教育”却比比皆是,似乎在“师道尊严”的固有光环下学生尊重教师是理所当然的事,反过来,为了维护“尊严”形象,教师却不必把学生视作同样平等的人而给予他们相应的尊重?自认为“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着想”就不用顾虑形式和方法是否恰当,刺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反倒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懑?

7、师生之间连起码的相互尊重都没有,就更不用说感情和心理上的沟通和理解了?学生因为教师过于冷峻而不敢走近,有一种“老鼠见到猫”的恐惧,遇到事情也不敢向他倾诉,甚至在课堂上有大小便都不敢说?而老师则将“罚”作为“治服”学生的有利法宝——罚站?罚停课?罚抄作业,罚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互煽耳光,甚至把“劳动”也当作一种手段“罚”给学生……概而言之,三句不离“罚”?在这样的缺乏人性关怀的教育中学生又怎会“亲其师,信其道”呢?      二?管理规则的“物”化      相对教育对象的“物”化,管理规则(那些有形无形的条条框框,诸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规章纪律等等)本来就是物,

8、在这里又何以要提管理规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