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考前指导 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二)

高考语文 考前指导 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二)

ID:43427085

大小:4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02

高考语文 考前指导 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二)_第1页
高考语文 考前指导 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二)_第2页
高考语文 考前指导 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二)_第3页
高考语文 考前指导 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二)_第4页
高考语文 考前指导 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 考前指导 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二)六、表现手法鉴赏1.    表达方式叙述(顺叙、倒叙、插叙)、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说明、议论2.    解题思路①明确点出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使用术语)。②具体结合原文进行阐释。③指出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起了什么作用。3.     建议:可结合诗歌鉴赏的相关知识。4.    具体分类A抒情手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a、借景抒情b、借物抒情(象征)07年福建商高考题《落叶是疲倦的蝴蝶》、08借三维设计《老海棠树》c、托物言志《秃的梧桐》B、描写手法①衬托(正衬/反衬)②联想与想象(虚

2、实结合)③白描④对比⑤侧面描写⑥象征⑦渲染⑧抑扬: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的特征。⑨以小见大:从生活中细小的事物或场景入手,表现重大的主题。05年福建省高考题《日历》,作者冯骥才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生活中常见的“日历”这种小事物入手切入,论述重大的人生哲理――生命的意义。C、修辞手法①比喻a、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b、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c、使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07年福建省高考题《落叶是疲倦的蝴蝶》第1题:“请指出“我看到了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解析】这

3、里用了比喻,这个比喻把母亲耗尽生命为孩子创造幸福的内涵形象生动化了;凸现母亲一生的辛劳,强调她为了孩子费尽心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意思对即可)②拟人a、生动形象b、赋予事物予人的意识、动作或情感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③夸张a、使表达的情感更强烈b、引发人们的想象c、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李白《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④排比a、增强气势b、突出强调所要表达的内容c、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⑤对偶:句式整齐、有节奏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⑥反复a、有气势b、增强表

4、达效果c、突出主旨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纪念刘合珍君》)⑦反问明知故问,表达鲜明,起强调语气的作用。08年泉州市质检《谒昭君墓》第2题:“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难道真的以为我们是男人的肋骨做成?(2分)”【解析】强调女子不应该成为男子的附属品。⑧设问a、吸引读者、引发思考b、有问有答,突出文章内容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生命的路》)⑨反语正话反说,显得幽默讽刺《奥斯维辛的雪》中:船舷旁围着许多看热闹的人,有人在大声呼喊着:"让列宁同志先走!"戏谑中含有讽刺和不满,自然流露的

5、都是情绪。七、句式鉴赏1.    按句式整齐与否分类①整句(排比句、对偶句、对仗句):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②散句:使语句灵活自然,富于变化避免,单调呆板2.    按句子长短划分①长句: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致,条理贯通,气势畅达②短句:节奏短促,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阳台上的遗憾》:清代张潮在《幽梦三影》中说:“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八、关键句、段赏析建议:以关键段为例,在引申联系到关键句。1.     以位置划分可分为起始段(起始句)、过渡段(过渡句)和结尾段(结尾句)。2.     对于关键

6、句、段的作用的分析,应从结构(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进行答题。①起始句/段(位于文章开头或段落首句)结构上:a、总领(起/摄)全文(段)b、引子,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先言他人、他物或它事,以此引出所写之主体人、物、事)《阳台上的遗憾》第2题:“文章第一段写到了南北建筑与文化,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4分)”【解析】(1)铺垫作用(2)对照作用c、埋下伏笔(写人叙事散文中的情节发展)冰心的作品《小桔灯》的第一自然段,特意交代竹凳、墙上的电话,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将和这两件物件打上交道。果然,第三自然段中,小姑娘“挪动竹凳”、“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

7、”,原来,小姑娘的妈妈生病了,她想打电话叫医生来为妈妈看病。这些物件的提前出现,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d、设置悬念,引发思考《祝福》一开篇就是祥林嫂的凄凉的晚年和在祝福夜的死亡,设置了悬念:祥林嫂为何晚年如此凄凉?祥林嫂为何会死?引发了读者的思考。而后鲁迅先生采用倒叙开始回忆祥林嫂的一生,谜底在最后才解开。内容上:开门见山/开篇名义/点明主旨05年高考广东卷《壶口的黄河》第1题:“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3分)”【解析】本题从文章的结构安排发问,落脚点则是文章的表现手法的分析。从“中国的水”到黄河再到“壶口

8、的黄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