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浅谈中药掺伪鉴别

[精品]浅谈中药掺伪鉴别

ID:43780302

大小: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4

[精品]浅谈中药掺伪鉴别_第1页
[精品]浅谈中药掺伪鉴别_第2页
[精品]浅谈中药掺伪鉴别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品]浅谈中药掺伪鉴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药掺伪鉴别中药是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对预防和医疗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屮药价格的上升,伪劣屮药材呈上升趋势,药材掺伪掺杂手段也口益现代化,屡见不鲜,给临床用药造成很大危害。通过近几年的监督检查发现,下面5种中药掺伪现象比较严重,现分述如下:1、蜂蜜与掺杂蜂蜜蜂蜜是食疗也是药疗Z品,更是中药炮制的重要辅料Z一,掺伪现象较为普遍并很严重,不但影响蜂蜜的质量,还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纯正蜂蜜因花源不同色泽有所差异,…般为水白色、白色或淡琥珀色,呈透明或半透明的黏稠液体。用筷子蘸蜜,成熟蜜(末经人工炼熟)下流慢而成拉丝状,其含水量在20%以下。口尝有浓郁的花香气味,甜味浓厚。纯正蜜结

2、晶不多,晶体如雪花或枣花呈松散状,透明度差,用手搓之无砂砾硬感,结晶粒放到嘴里很快溶化。含水量超过22%以上易发酵,难以贮存。掺杂蜂蜜主要有掺糖蜂蜜、掺果胶蜂蜜掺糖蜂蜜味变薄,葡萄糖结晶不显著;掺果胶蜂蜜,果胶为淡黄或清黄褐色粉末,易溶于水,在蜂蜜屮溶解度大,透明度强。鉴别方法:可取蜂蜜适量加热微炼,待降至室温时置冰箱内冷藏一定时间,如蜜液结为透明难溶于水的胶体,表明为掺果胶蜂蜜。2、皂角刺与伪品皂角刺皂角刺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棘刺,主刺及1-2次分枝的棘刺,刺粗直,表而紫红色,断而木部黄白色,质硬不易折断。伪品为豆科野皂角带枝条的棘刺,刺条较细小,主刺直分枝刺小而少,枝条表面灰褐色

3、,刺表面红棕色,枝条断面白色,中心有一褐色H状物,质硬易折断。3、五加皮与香加皮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丁燥根皮。主产于河南、湖北、湖南等地。主要呈不规则卷筒状,外表面灰褐色,有稍扭曲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内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断面不平整,灰白色,气微香,味微辣而苦。香加皮为萝摩科植物杠柳的丁燥根皮。主产于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外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内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较平滑,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整,黄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苦。有毒。市场上常用香加皮代替五加皮使用。虽然它们都有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但是香加皮有强心利尿的作用,且有毒,二者不

4、能混用。4、菟丝子与伪品芫菁子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表面棕黄色,端有微凹的线形种脐,质坚硬,压不碎,加适量水煮至种皮破裂时有“吐丝”现象。伪品芫菁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芫菁的干燥成熟种子,表而多棕色,一侧有2条浅纵沟,能用指帀压碎,加水煮后呈红棕色,不“吐丝”。5、沙苑子沙苑了为H科植物扁茎黄茂的种了,主产于山西、陕西、河北等地。外观略呈肾形而稍扁。表面光滑,褐绿色或灰褐色,边缘一侧微凹处具圆形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无臭,味淡,嚼之有豆腥气。混淆品主要有紫云英种子、华黄罠种子,直立黄罠种子等。中药材是特殊商品,对其质量要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坚决打击生产、经营

5、、使用假劣中药材及饮片的违法行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