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生平及理论

阿德勒生平及理论

ID:43822588

大小:1.03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9-10-15

阿德勒生平及理论_第1页
阿德勒生平及理论_第2页
阿德勒生平及理论_第3页
阿德勒生平及理论_第4页
阿德勒生平及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德勒生平及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内容提要二、阿德勒生平一、阿德勒与弗洛伊德三、阿德勒疗法的理论基础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生平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5.6-1939.9.23)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1870.2.17-1937.5.28)理论分歧1、早期经验、梦是探索生活风格的手段2、关注意识3、将人格视为一个整体4、认为社会动机才是人的行为动力1、早期经验、梦是探究潜意识的工具2、强调潜意识3、将人格划分为相互冲突的不同成分4、性本能作为心理动力阿德勒弗洛伊德5、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6、个体是友好合作的7、重视人生的意义和理想对人的

2、作用8、治疗目的是促进形成一个具有社会性的生活风格5、生物学定向的本我6、个体是与社会有冲突的7、忽视人的理想8、使被压抑到潜意识的早期记忆意识化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者人本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同国籍,同种族,同时代,同大学但他们两者的理论却大相径庭童年时期的不同家庭经历使他们理论不同的关键因素“思想是从生活中孕育出来的”。这句话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但用在阿德勒身上却是极其贴切的。我们透过他的生平可以明了他的几乎所有重要观点之来源。阿德勒生平出生于维也纳郊区的一个中产阶级犹太商人

3、家庭,在赶赴位于苏格兰的阿伯丁进行的一场讲座的途中,因心脏病逝世。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头衔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者人本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童年时期有佝偻病,声门痉挛症三岁时,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他幼年有两次被车撞的经验五岁时得了严重肺炎而几乎丧命四岁才学会走路,在体育运动和室外游戏时总是落后于哥哥和其他玩伴童年经历的深远影响年幼的阿德勒在心理上始终笼罩着对死亡的恐惧,因此幼年的阿德勒立志要当一名医生。在幼年时期有着深深的自卑感(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阿德勒的家庭和个人童年经历对其所建构的理论

4、思想有重大影响,他后来提出克服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是发展的动力,正和他本人的早期经历有着密切关系。求学时期大学就读于维也纳大学医学系,起先主修眼科,后转为一般医学,最后则专攻精神科与心理治疗阿德勒刚入中学时,数学成绩很差,但最终,阿德勒凭自己的努力成为班上的优等生1902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邀请阿德勒加入精神分析组织1910年成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主席1912年更名为个体心理学协会1911年,与弗洛伊德决裂创立个体心理学,并成立自由精神分析研究协会一战期间,阿德勒作为医生到奥地利军队服务1920年开办儿童指导中心1927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1

5、937年5月28日,阿德勒在赶往苏格兰阿伯丁市演讲的途中因心脏病突发逝世。1935年创办国际个体心理学学刊,频繁到各地演讲1932年任长岛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主要著作《神经症的性格》(1912)《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1917)《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19)《生活的科学》(1927)《理解人类本性》(1929)《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1932)《儿童的教育》(1938)阿德勒疗法的理论基础自卑与补偿追求优越生活风格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拉丁文原意是指人的不可分割性。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并非强调个别差异的心理学。他所指的个体是一个与社会、

6、与他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个有自己独特目的、寻求人生意义、追求未来理想的和谐整体。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人性观——把个体看作是为自己的命运负责、创造性和目标导向性的个体。自卑与补偿2、自卑感是人的共同属性,也是人类一切奋斗的根源。源于婴幼儿时期的无力、无能和无知。3、阿德勒对自卑的修正:生理自卑感主观的自卑感1、自卑感(inferiorityfeeling)——当个体面对困难情境时产生的一种无法达成目标的无力感与无助感。4、“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积极和消极两种作用。补偿得当——将自卑感转变为内在动力,补偿缺陷取得成

7、功补偿不当——自卑情结(inferioritycomplex)5、补偿作用:指一个人在某方面受到阻挠时,尽力解决问题,获得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6、自卑和补偿是交替进行的1、追求优越是人的本性,与生俱来的的“权力意志”或“向上驱力”。它包含着完满的发展、成就和满足。2、它使人们试图超越自己和他人。追求优越3、对权力和优越的追求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概括,在实际生活中,个人的追求都是具体而独特的。4、优越目标一旦确定,个体的所有行动都将与此保持一致。5、追求优越的两种不同方法病态的追求个人优越——只追求个人优越,忽视其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形成优越情结。怀有社

8、会兴趣——关注社会发展,其成功感和价值感与其对社会的贡献密切相连6、优越情结(superioritycomplex)——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