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分析

ID:43902366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6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1页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2页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3页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4页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教育不平等扩张是我国教育改革进程屮出现的一个大问题,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耍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本文首先从高等教育资源及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分析,借鉴国内外关于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现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大投入、提高高等教育资源总量,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结构,加强对弱势地区和高校的补偿力度,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四个方面的对策。关键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教育经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用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收入与支出的总和,在我国通常包括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团体与公民

2、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以及学杂费等。教育经费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政府投入到教育领域的经费持续上升,2011年,全国教育经费达到23869.29亿元,比2003年的6208.27亿元增长了284.48%。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经费基木状况的重要指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逐渐加大了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投入总额及其占GDP的比重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71564.00亿元,比2003年的117252.00亿元增长了302.18%,201

3、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8586.70亿元,比2003年的3850.62亿元增长了382.69%,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速度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80.51个百分点。总体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截止到2011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3.94%,比2003年的3.28%高出0.66个百分点,进一步缩小了与教育经费占GDP比重4%的目标的差距。此外,高等教育师资规模不断壮大。截止到2010年已有普通高校2358所,比2003年的1552所增加了51.93%,普通高校在校生223179万人,比2003年的1

4、108.56万人增加了101.32%,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为满足日益发展的高等教育需要,高校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也得到了很人提高,2010年普通高校教职工总人数达到215.66万人,比2003年的145.26万人增加了48.47%,专任教师为134.31万人,比2003年的72.47万人增加了85.33%O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关于教育资源配置方式问题。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教育领域也出现了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问题(计划与市场)。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如何选择,是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它既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新课题,又是关

5、系着我国教育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重大实践问题,教育理论界对此一直存在很大争论。《教育与经济》杂志曾就“教育产业和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展开激烈的学术讨论,这场讨论主要围绕教育产业属性问题(即从什么意义上界定教育产业)、市场经济中教育资源配置方式问题、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与教育体制的关系以及教育产业化和教育市场化等问题展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來出现的教育市场化、教育产业化的纷争也正是教育资源配置方式选择争议的集中体现。以厉以宁教授为代表的•派学者认为:教育是•个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教育经营可以产业化运作,具有“盈余”和“利润”的性质。既然教育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就需要对教育

6、产业制定特殊的产业政策加以扶植,促进其发展。教育产业化的观点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经济界和教育界很多相关人士的认同,一股教育产业化的热潮涌起。研究主要围绕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种制度安排下的高等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模式的比较研究,初期研究多从揭示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弊端入手,后期研究主要是针对解决这些弊端的改革以及改革深化的政策研究入手。一些代表性人物有:郝克明、蔡克勇、闵维方、王善迈等人,他们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丿力史回顾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管理权限下放的分析,提出重视和恰当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机制的作用是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条件,并研究

7、建立高等教育宏观体制改革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国外高等教育比较研究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关系的理论模式和实践模式。其理论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宏观指导下的政府宏观调控、学校自主办学、市场积极引导的运行机制和以地方管理为重心的两级管理、以地方办学为主体的多方办学、有广泛社会参与的民主决策体制;实践模式是过渡阶段的模式,重点是处理好计划手段与市场手段的关系,提出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是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与市场基础上的计划调节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关于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主要是闱绕公平、效率和质量进行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