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通胀可考虑里根策略

治理通胀可考虑里根策略

ID:43921825

大小:21.1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6

治理通胀可考虑里根策略_第1页
治理通胀可考虑里根策略_第2页
治理通胀可考虑里根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治理通胀可考虑里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治理通胀可考虑里根策略近日,投资银行瑞银最新发布的报告预计,中国"月CPI同比涨幅将达5%左右。另外,瑞穗证券报告也显示,目前通胀压力仍在加大,结合商务部及统计局发布的食品数据分析,判断食品价格仍在上涨,预计“月份CPI同比增长将达到4.8%,再创年内新高。中国目前的通胀是由全面过剩引起的,持续容忍通胀可能会产生滞胀危机。过去10年,中国制造业产能急速膨胀,基础设施投资与出口的旺盛,也刺激了中国上游重工业过度投资,如钢铁业。在美国爆发危机并将世界拖入需求萎缩后,产能过剩问题则显得比较突出。在信用持续扩张的同时,处于激烈竞争的地方政府之间不断将财政大

2、规模投向基础设施建设。这使得始于改善投资环境与硬件升级旗号的基础设施投资也日益过剩,一些地区出现很多空荡荡的高速公路、闲置的会展中心、超前建设的城市等。真正的风险来自于通货膨胀。因为,在产能过剩的条件下,投资于实体经济很难获得安全稳定的收益,大规模的投放货币,只能促使信贷流入非实体领域,甚至资金从实体转向了虚拟经济。手握重金的投资商先是囤积绿豆、大蒜等炒作价格,获得了一定的“成功”,这鼓励了其他资本的涌入,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扑向产地囤积苹果、棉花、中草药等更多作物与玉石等投资品,一路在期货市场持续做多,从而推动物价上涨。事实上,通胀更加不利于实体经

3、济。在严峻的产能过剩环境下,即使上游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缺乏议价能力的制造商也很难提高产品价格,一些厂商降低成本,比如饮料包装变得更薄、方便面重量减少等。而且,由于购买力缩水,人们消费可能会更加谨慎,减少支出。这又会进一步缩减全社会的消费,并最终传导至企业,这将不利于失业。在出口部门,由于原材料成本与人工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汇率问题,大量外贸出口企业也开始面临转型压力。如果大幅紧缩货币供给并提高资本价格,会加重产能过剩,那些背负巨额债务的地方政府也会因增加的债息不堪重负,烂尾性的基础设施项目与三角债将会成为令人头疼的问题。但若不及时控制通胀,同样

4、也会导致实体经济因成本提高和需求减少而受损,并且可能进一步吹大资产泡沫,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风险。中国需要采取更严格的收紧货币政策与行政干预物价的举措,这样才能消除通胀的风险。因为根据M1、M2与通胀之间的关系,中国将承受更大的通胀压力,通胀预期的顽强可能鼓励一些人不自量力的购买住房,制造出资产泡沫,并与通胀形成轮动效应。更关键的是,中国面临一种“不稳定的美元: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与美元指数是反向关系,经过期货与A股等资本市场与石油、原材料进口,随时传递到国内。市场已经感受到美联储伯南克除了印再多的钱外别无选择,未来美元指数的频繁波动引起的商品价格上蹿下

5、跳与热钱流入,可能会干扰中国控制通胀的努力。这些因素都要求我们要提早准备应对。通胀目标也不宜被提高。因为,如果增加通胀容忍度,通胀就会以更高的姿态出现,带领经济进入滞胀状态。很明显,过去刺激经济增长的凯恩斯措施,如投资和出口的拉动空间和作用逐渐消失,而生产成本快速上涨使得社会供给不足,在带来通货膨胀的同时还会导致产出下降,消费萎缩,失业率增加,如果这些情况发生的话,就与美国上世纪70年代岀现的滞胀类似。如果试图继续利用信用扩张和财政投资拉动经济,就可能会产生日本式泡沫危机。我们认为,为了避免经济泡沫化,中国应该提早应对通胀,不应默许通胀长期化以换取

6、转型,以免面临更为棘手的滞胀危机。中国必须及时选择明确的方向而不是寻求别的平衡,以换取时间来避免面临更复杂的局为了实现软着陆与可持续的增长,应该坚定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到合理水平,并采取减税、在一些领域内适当减少行政干预、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等。也就是说,或许应该参考里根政府治理滞胀的方式来看待眼前的这场危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