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语言文字运用备考策略

小议语言文字运用备考策略

ID:44009148

大小:4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小议语言文字运用备考策略_第1页
小议语言文字运用备考策略_第2页
小议语言文字运用备考策略_第3页
小议语言文字运用备考策略_第4页
小议语言文字运用备考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议语言文字运用备考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议语言文字运用备考策略高三语文组:韩娜摘要:语文高考语用题稳中有变,而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新课标高考力图把纯知识、记忆性内容的考查转为语文综合应川能力的考查。因此,备考时要留意身边发牛的事情,或放开视野。关注形势发展;在平时的练习测试中要尽量减少非能力性考查的题目。逐步减少纯粹考记忆的题口,适当减少一些纯知识内容的考查;有意识地从纶活中、媒体上、阅读材料中精心选择语用材料。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把课内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关键词:命题特点语言表达训练备课策略文字运用综合运用能力语言文字运用新课标考纲要求:正确、熟练、冇效地运用语言文字。1.识记A(1

2、)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2.表达应用E(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3)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6)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命题特点1、赋分与题型。这一板块比较固定。五道小题20分。成语辨析、病句判断、句子仿写、语句衔接这四道题连续四年固定不变。成语辨析题2007年

3、是选择使用恰当的一项,近三年是选择使用不当的一项,病句判断题每年都是选择没有语病的一句。另外一道题每年都在变化。较为成熟的题型包括综合改错、句式变换、归纳信息、图文转换、改写仿写等不…而足,而且题目轻巧、灵活、多变,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已出现的题目如撰写对联、拟写标语、写请柬、拟广告等,成为语文试卷的一大亮点。2007年是将一则推荐材料补充完整,2008年是虚词填空,2009年是应用文改错,2010年是将一段文字中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2、考点。⑴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高考试卷常见的错误类型:望文住义、误用褒贬、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累赘、谦敬错位、占相才盾

4、、不合语境等。2007年错误的三个句子病因一样,全是不合语境,2009年错谋的句子病因依然是不合语境。2008年和2010年错谋的句子的病因分别是使用不当和使用对象错谋。⑵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的类型主要冇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搭配不当近三年连续出现三次,杂糅2次,成分残缺两次三题,其它如并列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和用词不当各出现一次。而2009年的第16题应用文改错主要是用词不当。⑶语言运用的连贯得体。主要体现在何年的衔接题上。⑷仿写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的能力。⑸语段压缩概括的能力。[答题注意点]①审题要仔细:仿句

5、要细到标点符号;概括要注意信息点的把握。②条件要符合:如果是一句话新闻的概括,注意“报喜不报忧”的特点。③形式要限制:仿句要注意修辞及字数的规定;概括要注意字数。④内容要创新:不要照搬照抄,开拓思维,注重积累。⑤上下要协调:尤其是结合语境的句了,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上下协调。★分述如F: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实词、虚词、熟语),主要是成语。[答题注意点](一)熟语的正确运用,应切确词语(特别是成语)误用的类型有:1・张冠李戴;2.望文牛.义;3.重复赘余(词语所含意思在上下文己有表述);4.自相才盾(词语与句中其他成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回事);5.不分轻重;

6、6.不辨色彩;7.不合逻辑(有些词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但从逻辑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8.搭配不当。总之,第一,逐字解禅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人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笫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彖;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示语境,尽可能找岀句屮相关联的信息。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耍求的。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确的项。2、辨析病旬[答题注意点]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一)掌握主干枝叶梳理法。即先将附加成分去掉,紧缩出主干(主、

7、谓、宾),检查主干是否冇毛病;如果主十没问题,再看修饰语和中心语Z间、修饰语内部是否冇毛病。(二)对有些关键词应格外敏感:1.两面词(如“是否”“优劣”“成败、”);2.否定词(句屮出现两个以上的否定词,要条件反射似的想到可能是考多重否定的得当与否);3.代词(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4.关联词(出现关联词要考虑三种情况:一是关联词木身能否搭配使用,二是是否M当使用这组关联词,三是关联词位置是否正确);5.谦辞和敬辞(考虑是否用错对象);6.句首介词(很可能是考主语残缺的语病);7.并列短语(考虑三种情况:—•是并列成分的包含问题;二是并列成分的语序问题;三是并

8、列短语与其他成分的搭配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