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启发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ID:44056949

大小:2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8

启发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启发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启发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启发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启发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启发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启发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4-0384-01摘要:启发式教学,就是让学牛把动脑、动手和动口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育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牛身心健康发展。关键词:高中历史启发式教学运用孔子的《札记》上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勿牵,强而勿抑,开而勿达。”充分体现了启发式教育的思想。要

2、在教学中做到问而有思,思而有启,启而有发,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发问,要启“思”,激疑引思,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提问,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和与其他事物的关系,通过思考找出规律,获得真知,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成长为具有创新思维的开拓性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启发式教学愈发凸显出其价值与优越性,其符合人由感性到理性,由表面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充分体现了过程式教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以及探索、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何将“启

3、发式”教学渗透进教学的每一处环节中,以期实现高效课堂呢?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有一些粗浅的探究。一、启发式教学原则(1)问而有思。历史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要能引发学生的思考,难度要适中。太浅,不能引发学生深层的思考,太难,学生又无从着手,都不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问”是为了讣学生思,但并不等同于“满堂问”,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带着问题去探究,学生的学习才有意义。(2)思而有启。教师要把握好时机,适时、适度、适当对学牛给予启发,点燃学牛智慧的火花。那什么是合适的时机呢?孔子有:“不愤不启,不煤不发。”充分说明了这

4、点,朱熹作有很好的注解:“愤者心求通而未得,愤则已用力于思,故可启以开其意;煤者,口欲言而未能,既已得其意而未能发表,故可发以达其辞。”只有这样,教师的启发、点拨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因人启发,循序诱导,否则启发式教学就会流于形式,适得其反。(3)启而有发。启发式教学的最终日的是要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学生由已知进行推论,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启发要落到实处,教师就要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精心设置问题,问在点子上,释于疑难处,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享受历史学习的过程;让学

5、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钻研、独立探索,进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前进。二、启发式教学的种类1、反问式启发反问式启发是教师从反面的角度或者其他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历史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史观来探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述《抗口战争》时,提出“当时日本政府宣称不是侵略中国,而是帮助中国共建大东亚共荣圈,是这样吗?”学生不假思索地说:“不是!”教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理由呢?”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罗列岀:“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在南京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所到之处实行'杀光、

6、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中国大部分省份都遭到日军铁蹄蹂蹒,伤亡无数,经济损失更是无法计数。”通过这一反问,学生得出一致结论: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只是日本为入侵他国所作的战争宣言,妄图抹杀其罪行的强盗逻辑。2、正面式启发是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正面式启发主要是结合课文的重难点等关键点,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如讲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提问“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通过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背景、特点、成就,及对世界的改变和影响进行分析,得出科学技术发展的突

7、飞猛进,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的结论。从而使学生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树立崇高的科学精神和求实的态度。3、类比式启发类比式启发是将某些共同属性的历史知识归类比较,引导学生找出异同,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应用、分析、综合、比较、评价的能力。例如,讲《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区别两次工业革命,不至于混淆,可启发学生:“这两次工业革命有什么异同点?”要学生从工业革命的开始时间、核心成就、时代特征、代表人物、科学理论、交通工具、新能源去

8、分析、去区别,特别是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要作为重点知识讲清讲透。从而得出前一次工业革命为后一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都创造了巨大地生产力,极大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促使了世界格局的变化。通过纵向比较,可以使学牛对工业革命的特点有全面系统的理解和认识,不但巩固了基础知识,还深刻理解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增强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4、情景式启发这种启发式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