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共情式”历史教学

初探“共情式”历史教学

ID:44074954

大小:2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8

初探“共情式”历史教学_第1页
初探“共情式”历史教学_第2页
初探“共情式”历史教学_第3页
初探“共情式”历史教学_第4页
初探“共情式”历史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探“共情式”历史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探“共情式,,历史教学初探“共情式”历史教学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是初步探索心理学中“共情式”疗法在高中基础年级历史教育中的运用,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在多方面的配合以求及时落实新课改的要求,特别是落实情感教育的要求。关键词:“共情式”情景创设语言交流情感交流对于新课改的要求,各方说法不一,但专家着重强调的是既要注重对学科概念和规律的掌握,而且力求在此基础上升华历史教育,注重情感态度价值的熏陶,使历史教育完成社会人文学科的作用,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渗透传统的精髓和外来文明的长处。历史,人类共同经验的积累,依靠文化

2、来维护时空的联系。每个个体的“当前”,不仅包括其个人的“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所以,历史教育是一个认识、探讨、分析、归纳人活动轨迹的过程。学生不仅仅要知道诸如:皇帝、丞相、通判、公民大会、资本主义萌芽、工业革命、法治、民主等等的名词概念,也要掌握概念、事件的内外关联,从而上升到处世的态度,处世的技巧,从前人和别人的经验中,吸取自需的经验,更好地享受生命这一过程。无疑,培养学生认识历史观念,借鉴历史经验,增强历史使命的情感教育在新

3、课改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这也是新课改“新”的所在。情感教育需要情感交流,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创设必要情景激发学生的情绪,使双方从陌生到熟悉,在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感觉,即所谓的默契,通过神情、肢体动作、语言等来完成情感教育。这和心理治疗“共情式”方法有着同工异曲之妙,因此,本人尝试将“共情式”疗法引入到教学中,落实新课改的要求。一、何谓“共情式”所谓“共情式”,其实是心理学的一种治疗方式,主要是指:“治疗者对来访者的共情的态度与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表示出来。一个方面是治疗者的非言语性行为,例

4、如治疗者的身体姿式、面部表情、语气语调与来访者的目光接触等等,都可以反映出治疗者对来访者的态度与理解。治疗者善用自己的身体语汇表达对来访者的关注与共情。另一方面就是双方的言语交流。共情式的理解就是要理解来访者言谈话语所反映的情感和认知信息”。这和现代教育理论某些理念颇为相似,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运用教材、其它教育设备等载体,和学生进行的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交流、一种互补和共进交流过程。强调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师生的互动,无论是知识的传承,还是情感的传递,师生多方交流互动,教学中贯穿共同探究知识从未知到了解

5、,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最终促使情感的内化和升华。师生共同体验知识的累积和情感的并进,彼此为镜,共同进步。二、实例操作的尝试(-)“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众所周知,在初中阶段,历史学科并不受到重视,大部分学生只为了应付中考,凭借死记硬背来获得识记层次的历史概念、事件和人物,对于学科最突出的因果联系掌握甚少,觉得历史是无用和无趣,这是现实,也是情感教育缺失的结果。因此,在高中基础年级亟需解决的问题是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让学生自动地掌握基础知识,掌握学科的规律,接受情感价值观念的熏陶。子曰:学而时

6、习之,不亦悦乎。“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学J要先了解师生彼此的习惯,消除陌生的壁垒,培养共同的默契,在此基础上,才能落实情感交流。学年第一节的导言课是关键所在。倘若立即上新课,唐突的介入,师生都难于接受,因此,利用在导言课来消除对新人、新事、新物的陌生,培养彼此的默契,对于日后教学相当有帮助。如在2007年的导言课中,本人用六组图片和三个问题贯穿课堂的教学活动:埃及陵墓壁画(中学历史教参月封面)和中国商朝的“铜号鸟尊''和“四羊方尊”,欧洲中世纪的盔

7、甲和中国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中国古代的铜币和近现代的纸币、银行卡;及“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知道(学习)历史?”,“你们想从历史科获得什么?”,采用对话式的闲聊,让学生感受新的课堂模式,有效地消除了师生间的陌生感,同时让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虽然学生的答案千奇百怪,有些有违常识,有些有意戏弄和考验,甚至有些是故意刁难,但能调动他们参与的主动性,已经达到了设计的初衷了。在互动过程中,及时告知日后彼此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即授课的范围),提出源自个人或他人经验的建议。坦诚相对,自然会逐步熟悉。而“习”的陶炼,就能从肢

8、体和言语的接触入手了。(二)身教重于言教:行为语言的感染众所周知,当孩子在会用语言表达之前,他/她是先会用肢体动作表达,因此,我们祖先相当重视“言传身教”。但从近代以后,由于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使很多传统的精髓,被我们遗忘了。特别是“言传身教”,它体现了古人在教育时注重语言和动作的重要性,而且还更加强调“身教重于言教”。语言是表面的,行为表率才能更贴切于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