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研究法-高雄市立明義國民中學全球資訊網

行動研究法-高雄市立明義國民中學全球資訊網

ID:44103376

大小:313.98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0-18

行動研究法-高雄市立明義國民中學全球資訊網_第1页
行動研究法-高雄市立明義國民中學全球資訊網_第2页
行動研究法-高雄市立明義國民中學全球資訊網_第3页
行動研究法-高雄市立明義國民中學全球資訊網_第4页
行動研究法-高雄市立明義國民中學全球資訊網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動研究法-高雄市立明義國民中學全球資訊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壹、理論的探討行動研究的行動是指『反省的實務工作者』的行動(Schon‘1983)‘至少包括:1.診斷問題2.選擇方案3.尋求合作4.執行實施5.評鑑反應行動研究的意義從實務觀點而言、它是實務工作者對實際工作情境,採取具體行動並進行研究、改進實務工作。從反思觀點而言、在於鼓勵實務工作者,從實務工作當中進行反思。從專業觀點而言,在透過行動,進行實際工作的研究,增進專業活動的品質。從專業的觀點,行動研究在於支持實務工作者及所屬的專業團體,能夠有效的因應實務工作挑戰,以反省思考、創造改革的方式,因應實際工作情境7)。二・行

2、動研究的特質疋種有意的行動(二)是一種有訊息資料作為依據的行動是一種專業承諾的行動三、行動研究的主要特徵(蔡清田,2000)(一)以實務問題為主要導向(二)重視實務工作者的研究參與(三)從事行動研究者的人就是應用研究結果的人(四)行動研究情境就是實務工作情境(五)行動研究過程重視協同合作(六)強調問題解決的立即性(七)行動研究的問題具有情境特定性(八)行動研究的計畫是屬於發展性的反省彈性計畫(九)行動硏究所獲得的結論,只適用於特定實務工作情境的解放,其目的不在於作理論上一般的推論。(十)行動研究的結果,除了可改進工作

3、情境之外,同時也可以使實際工作人員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促進專業成長。四、行動研究的理論基礎行動研究法的兩大理論基礎,包括1•實務反省(practicalreflection)、2.批判解放(criticalemancipatory)等‘分述如下:(一)行動研究的實務反省(practicalreflection)行動研究至少包括診斷問題、選擇方案、尋求合作、執行實施與評鑑反應等五種不同的實務行動。上述這些行動區分,可以協助實務工作者辨別行動研究的實務行動之不同層面反省思考模式(Schon,1987)<>行動研究的理論基

4、礎之一,乃是實務工作者根據實務道德批判解放的「反省理性」(reflectiverationality)而不是工具理'^(technicalrationality)(陳伯璋'1998:陳惠邦'1998)5並且針對實務工作領域所進行反省思考(Elliott,1998)。就實務反省(practicalreflection)^!域而言,行動研究的反省思考,包括下述五種不同的反省思考模式,第一種分析診斷>是有關於「診斷問題」的反省思考;第二種慎思熟慮,是有關於「研擬方案」的反省思考;第三種協同省思,是有關於「尋求合作」的協同合

5、作伙伴反省思考;第四種監控反應,是有關於「執行實施」的反省思考;第五種評鑑回饋,是有關於「評鑑反應」的反省思考。特別是評鑑焦點是密切注意經過實施之後所預期的與未經預期的結果反應之價值高低。(Elliot,1992)圖1實務反省與實務行動之行動研究關係(蔡清1U,2000;P33)(二)行動研究的批判解放(criticalemancipatory)批判理論重視自我意識的反省與行動(Argyris,Putnam,&Smith,1990)。行動研究的批判解放理論基礎,主要是引用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社會哲學之理念,特別是哈伯瑪

6、斯(Habermas)的觀點(Winter,1987)。此種觀點是以實務工作者立場為依歸,旨在協助實務工作者改進對其實務生活的詮釋與並改善實務行動。此種行動研究的批判解放理論基礎,一方面融合了卡爾與甘美思所指出的詮釋學面向的觀點(hermeneuticdimension),認為學校教育的確會受到外來權力結構的型塑與限制(Carr&Kemmis,1986)»但是行動研究的此種觀點,並不同於結構功能主義者的假定,亦即,行動研究的批判解放形式,並不贊同學校權力組織體系透過成員們對目的與目標的共識,型塑實際行動。行動研究的批

7、判解放觀點,主張學校教育實務工作者有能力從學校社會組織體系的結構運作當中,獲得行動的解放。此種行動研究的批判解放之起點步驟,是由學校教育實務工作者,特別是教師本身開始反省檢討並批判其受到社會意識型態結構的型塑與影響之方式,並思考意識型態是否掩飾了其所製造的社會結構屬性,特別是批判檢討意識型態對學校教育生活詮釋方式的影響。使學校教育實務工作者的活動獲得合理解釋。此種批判解放行動研究形式,涉及了學校教育實務工作者反省批判地詮釋型塑學校課程教學理論與實務行動的社會結構屬性。此種批判啟蒙的過程,進而促使學校教育實務工作者採取

8、策略的政治行動與立場,並以解除社會體系結構的宰制與束縛,作為努力的奮鬥目標,重新建構學校教育組織,使個別的學校教育實務工作者得以免除所有外來不當的非理性與工具理性限制(Habermas,1984)。此種理想的學校教育情境當中,學校教育實務工作者的教育實務工作,並不是由權力關係所界定的學校組織社會體系所型塑,因為學校組織是一種維持自由與開放的批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