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战略转型的方向与路径

中国银行业战略转型的方向与路径

ID:44220216

大小:268.3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9

中国银行业战略转型的方向与路径_第1页
中国银行业战略转型的方向与路径_第2页
中国银行业战略转型的方向与路径_第3页
中国银行业战略转型的方向与路径_第4页
中国银行业战略转型的方向与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银行业战略转型的方向与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银行业战略转型的方向与路径摘要:在过去十年中,屮国银行业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改革,开启了中国银行业现代化的进程,使中国银行业发生了前所未冇的制度变迁,改革的成效是冇冃共睹的。改革开放是中国银行业竟争力得以捉升的非常重耍的基础,改革开放必须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过程。屮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度和效果,与外部环境是相互作用的,超越外部经济社会条件的改革很难持续。改革使中国银行业在近、中期发生系统性危机的概率显著降低。未来中国银行业将经历战略转型,需要重点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在经营文化方面,侣导规范、谨慎、理性的经营行为;在与政府关

2、系方面,增强金融机构的商业性和独立性;在经营结构方血,改变收益结构,实现从传统融资屮介向全能型服务屮介转变;在经营空间方面,发展国际化经营和微型经营。十年来银行业的改革及成效在过去十年中,中国银行业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改革,开启了中国银行业现代化的进程,使中国银行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制度变迁,改革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银行业战略转型思考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到今天,我从以下儿个层面谈这其中的战略转型问题。第一,关于商业银行的经营文化,第二,政府与银行的关系,第三,商业银行的经营结构转型,第四,商业银行经营空间的发展战略。(一)商

3、业银行的经营文化在中国商业银行改革Z前,银行业经营文化的基木特征是粗放式经营,政企不分、缺乏商业文化、缺乏资本观念资本约束、公司治理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这导致了商业银行普遍存在“速度情结”和“规模冲动”,资产增长、规模扩张、M场份额是发展战略的巫耍内容。经济快速增长和经济转型时期银行业的迅速扩张,造就了庞大的银行规模,但由于承担了较多的社会经济转型成本,积聚了较大的风险,中国银行体庞大而虚弱、资木充足率不高、资产质量低下、风险水平较高。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屮国银行业无论思想观念还是经营理念都己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其基

4、础并不牢固,一些陈旧的观念与意识不会随着改制上市而自动消失,在适当的环境下仍会旧病复发。此次金融危机过后,近年来的高速信贷扩张,使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卜-滑,银行不得不举起再融资大旗。这种,信贷高速扩张一风险资产累积——再融资——再扩张”的发展模式很难说是健康的,中国银行业似乎又出现了粗放式发展的苗头。现在,大家关注较多的是信贷快速扩张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带來的潜在风险和负面影响,比如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贷款。即使我们在过去几年中有大规模信贷的投放,现在也不会给屮国银行业带來系统性的风险。但它对屮国银行业最人危害是,信

5、用高速扩张使得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型”的经营理念弱化,对银行审慎的信贷文化是i种挑战,尤其对银行管理人员的经营理念和思想产生了i定的负面影响。这一影响比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要深远得多。任何不理性、降低风险偏好的行为,都可能导致银行遭受巨大的打击。金融机构个体的菲理性行为往往具有传染性,在“羊群效应"的作用下,个体非理性极易扩散为集体菲理性,最终演变为系统性风险,给整个银行业、金融业哄至整个经济体带來灾难。:2008-2011年银行业资产高速扩张(万亿2009年开始信贷投放呈现四人行各项存款2011年3季度前后波动情况

6、未来屮国银行业的改革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屮国银行业改革开放三I•余年的历史告诉我们,理性、审慎的经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对于银行发展的指导意义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未来经营中,要坚持科学发展,倡导规范、谨慎、理性的经营行为,进一步强化资本、成本和风险约束的意识,注重发展速度、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强调成本与收入、风险与效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筹平衡,真止树立起资本约束、价值导向、兼顾长远的科学发展观念。(二)政府与银行的关系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一个雨要内容是增强金融机构的

7、商业性和独立性,打破政府、金融机构、工业企业“三位一体”的局面,使政企分离、政很分离、很企分离。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工业金业和银行组成的“铁三角”看似浑然一体、协调合作、可以冇效地实现既定的目标。然而这种三位一体的结构其实蕴藏着风险,这就如同一艘不设隔离封闭仓的通体轮船,一处漏水就可能导致整个船只沉没。国际上,丨I木战后政府主导下的工业与金融联盟就是一个很好的失败例证。1989年,随着口本股市和地产泡沫的破灭,企业人量倒闭并拖累银行、保険等金融机构,并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瘫痪,令日本经济陷入长达20年Z久的衰退。金融机

8、构不是政府和工业的提款机,健燦有序的金融体系是促进一国经济稳定增长的皋石,而要想维护金融体系的健康,惟有让金融机构成为盈利性的独立的商业主体。改革就是要针对d体制的要害,打破三位一体格局,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将金融机构改造为具冇独立性和良好公司治理机制的商业机构。然而近年來,地方政府和银行Z间的关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异,在金融危机的背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