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制度改进研究

社区矫正制度改进研究

ID:44272381

大小:1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0

社区矫正制度改进研究_第1页
社区矫正制度改进研究_第2页
社区矫正制度改进研究_第3页
社区矫正制度改进研究_第4页
社区矫正制度改进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区矫正制度改进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思考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思考社区矫正制度社区矫正概念有广、狭义之分。一般而言,英美法系国家采用广义社区矫正概念,人陆法系国家则采用狭义的社区矫正概念。广义的社区矫正观点可以以美国学者艾兹恩和蒂默为代表,他们认为社区矫正包播审判前的释放和转处方案,判刑前的调查、缓刑、居住治疗,其他刑罚替代措施如赔偿和社区服务等,释放后的替代措施如假释和屮途训练营等。我国也有部分学者持广义观点,认为社区侨正制度作为执行法律处罚(包括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系统,是刑事司法和非刑事司法体系的后续工程。狭义的社区矫正观点有两种:一种是“非监禁刑罚执行说

2、”,强调社区矫正是对非监禁刑的刑罚执行活动,矫正对象是已决罪犯,场地是非监禁机构的社区。管理者是专门国家机关,时间是刑事判决、裁定、决定确定且生效的期限,冃的是矫正服刑罪犯的犯罪心理、意识、恶习,性质是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我国司法实务界多持这种观点,而月.这种“非监禁刑罚执行说一度成为我国学界关于社区侨正概念的通说;另一种观点是“刑罚执行说”,认为社区矫正并不完全等同于非监禁刑的刑罚执行。社区矫正是由社区侨正组织依法对法院和其他侨正机关裁判为非监禁刑及监禁刑替代措施的罪犯予以在社区中行刑与矫正活动的总称。该观点主张社区矫正包括各种非监禁刑的执行和刑

3、罚的替代措施,其本质是刑罚执行方式,是行刑与矫正的结合。一、社区矫正的功能分析传统上,各国刑法对犯罪人以监禁矫正为重心,主要是因其具有报应、吓阻、隔离与矫正的多重功能。随着刑罚观念的转变,部份刑罚执行从严密型监禁逐渐演进到宽松型矫正,从单纯的报应、吓阻演进到比监禁更注重犯罪人再社会化过程,引发社区矫正制度近年來在欧美各国蓬勃发展。犯罪矫正出监禁矫正部份转化为社区矫正,这是刑罚思想演变的结果,亦是社区矫止本身功能作用的必然结果。其一,社区矫正充分体现了文明发展进程屮的人文主义关怀。人是一种天生的有价值、有尊严、有权利、有自由的生物。因此,尊重人的权利

4、和自由、维护人的尊严和人格,应当是刑法和刑罚执行的题屮Z义。同时,社会伦理学强调不伤害原则,而任何一种剥夺生命和自由的刑罚都会对人造成伤害,在确保刑罚功能和Fl的的前提下,如何把这种伤害降低到最小?社区矫正无疑是-•种更符合人道主义精神的有效的办法。其二,社区矫正更具备刑罚适宜性,可以降低犯罪率。首先,社区矫止可以有效避免与世隔绝的监狱执行刑罚所产生的种种嘛端,比如:较好地防止重刑犯与轻刑犯间的交流;有针对性地对那些不需耍、不适宜监禁或者继续监禁的罪犯在社区屮实施感化教育,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改变刑满释放人员因长期监禁回到社会后适应力

5、差,就业难,容易沉淀为新的社会消极因素,走上重新犯罪道路的现象。其次,社区矫正还能避免有些罪犯因为被关押以后,家庭破裂,子女因为缺乏父母关心教育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进而引发新的社会问题的情形。再次,社区矫正还能使社区公民从中受到教育,培养知法守法的意识。其三,社区矫正可人幅减少收监执行人数,减少刑罚执行成本。目前,监狱在押人员增多,监狱拥挤成为越來越突出的问题,全面推行社区矫正,可有效降低在押率,从而促进刑罚执行资源的优化配置。社区矫正不仅是刑罚执行活动,更重要的它既是对非监禁措施的监督管理活动,也是一种对非监禁刑和其他非监禁措施的罪犯予以矫正、培

6、训和安置帮教的活动,具有矫正性和社会福利性、社会保障性,是与监狱矫正相对应的更倾向于矫正与福利性质的矫正制度与方法。否则,同样是劳役,缺少了教育感化的社区人员与监狱服刑人员将无异,社区矫正也形同虚设。社区矫正的实施,不仅有利于犯罪人冋归社会,预防重新犯罪;有利于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矫正体制,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应有之义。二、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自2003年开始社区矫正T作试点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在实践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社区矫正适用范I韦I

7、过窄,标准地区差异较大我国冃前社区侨正的适用依据主要为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发布的《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以卜•简称《意见》),该《意见》的规定较为原则,对实施程序、实施细节、各部门职责等规定不够明确,在实践中易于产生一些问题。1.适用范围过窄。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來,逐步实现了从监禁刑为主到非监禁刑为主的转变。我国口封建社会起就存在着重刑思想,这种思想至今仍对我国的法律文化有一定的影响。公众对犯罪的意识直观地与“坐牢”连在一起,对非监禁刑文化认同程度低,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会产生不理

8、解、不认可情绪。公众的认知直接影响了立法和司法实践,所以我国长期以来都以执行监禁刑罚为主,非监禁刑罚为辅,对于非监禁刑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