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思维方法集解》随笔系列——高中物理解题的知识储备(二)

《高中物理思维方法集解》随笔系列——高中物理解题的知识储备(二)

ID:44375027

大小:175.4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1

《高中物理思维方法集解》随笔系列——高中物理解题的知识储备(二)_第1页
《高中物理思维方法集解》随笔系列——高中物理解题的知识储备(二)_第2页
《高中物理思维方法集解》随笔系列——高中物理解题的知识储备(二)_第3页
《高中物理思维方法集解》随笔系列——高中物理解题的知识储备(二)_第4页
《高中物理思维方法集解》随笔系列——高中物理解题的知识储备(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思维方法集解》随笔系列——高中物理解题的知识储备(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物理思维方法集解》随笔系列壽中杨理解题的知识储备(二丿山东平原一屮魏德田第二节常用二级结论除上述程序性知识外,作为补充,介于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之间的所谓“二级结论”做一初步介绍。“二级结论”,具有强大的习题破解功能,亦可称作解题经验。1•直线运动⑴运动学里,任选参照物一一假定不动;动力学里,多选地面。⑵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g=GM/(R+h)2;且随纬度增大而增大。(3)“刹车陷阱”先求完全刹车的时间,若它大于滑所给时间可用常规解法。若等于或小于所给时间,采用V~2aS求运动位移。⑷d三C,匀变速直线运动①

2、平均速度的应用v=v*/2④纸带点痕求速度、加速度:一X.a~T2⑸巾二0匀变速直线运动:①时间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2:3:4:5②各时刻总位移比:1:4:9:16:25:③各段吋间内位移比:1:3:5:7:9:-④位移等分点:各吋刻速度比:1:V2:73:⑤到达各分点时间比1:血:巧:⑥通过各段时间比1:(V2-1):(V3-V2):(6)白由落体:①i秒末速度(m/s):10,20,30,40,50……

3、②“秒末下落高度(m):5、20、45、80、125……③第"秒内下落高度(m):5>15、25、35>45⑺竖直上抛有对称性,上、下时间相等,上、下速度等大反向。最大高度H=v^/2go⑻图象的斜率表示某个量的变化率;与横轴所夹“面积”则为该量的变化量。⑼沿同一直线运动的物体,当距离最大或最小时,速度相等(或相对速度为零)。⑩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吋,弹力为零。此吋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水追赶、相遇问题:①匀减速追匀速:恰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V匀二V匀波②V。二0的匀加速追匀速:V匀二V匀加时,两物体的间距最大S

4、max=?③同时同地出发两物体相遇:位移相等,时间相等。④A与B相距AS,A追上B:Sa二S〃+4S,相向运动相遇时:Sa二S〃+4S。1•相互作用⑴合力大于两分力之差,而小于两分力之和。⑵三个等值分力相平衡,互成120°的角。⑶对两原长相同的弹簧,串联时劲度为k=k,k2/(ki+k2)y并联则为k=k^k2.⑷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⑸三力平衡,可得封闭三角形。而人=J斤+号_2斥九cosq(余弦定理),其中Q为耳的对角。⑹三力共点且平衡,则/sin(7]=F2/sina2=F3/sin(拉密定理)。⑺多力平衡时,任一力

5、与其余力之合力“等大反向”。2•牛顿定律⑴水平面只受动摩擦力的物体加速度为a=jug.⑵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加速度为a=gsinO.若匀速滑动(无论上下)则为“=tan0.⑶连接两体运动,加速度等于合力除以总质量之和,相互作用力等于被拉(或推)物体质量与加速度之乘积。若接触而间U相同,无论平、斜、竖直而,都与摩擦无关。⑷轻质、弹性绳(弹簧)类内部的“张力”处处大小相等,与物体相连时只能“渐变”。⑸轻质、刚性绳(线)类内部的“张力”处处大小相等,与物体相连时可以“突变”。⑹汽车变加速起动(功率恒定),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加速度为零

6、时速度最大。汽车匀加速起动,先加速到V)=pe/{ma+/),此后再做变加速运动。4•曲线运动⑴轮船渡河,欲使时间最短,必需船速垂直于河岸;欲使船垂直横渡,必需船速大于水速。若水速大于船速,欲使位移最小,必需船速垂直于“实际速度”。⑵绳拉物体的对地速度即合速度,可分解为沿绳速度和垂绳速度。⑶平抛运动的末速度与位移,其“偏向角”正切之比为2:1。⑷皮带传动(不打滑),两轮边缘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同轮各点的角速度相等。⑸非匀速圆运动,合力往往并不指向圆心,合力的法向、切向分力分别改变速度方向、速度大小。⑹竖直平面的圆运动“刚好”过

7、最高点时,绳系小球的速度为历。最低点速度最大J厉,上、下拉力差为6mg;绳端系小球,从水平位置无初速下摆到最低点:弹力3mg,向心加速度2g;杆连小球的最高点的速度为零,最低点最小速度屁斤。光滑轨道类要通过顶点,最小下滑高度2.5/?。⑺波进入另一介质时,频率不变,波长和波速改变,波长与波速成正比。5•万有引力⑴卫星运行时,半径增大,线速度减小,周期增大。回收卫星时,高度下降,线速度增加,周期减小。速率与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周期与半径的平方根的三次方成正比。⑵两颗“同心”的卫星,第1次到第斤+1次“距离最近”的时间/=2加/(

8、鸟一0)。⑶双星运动的向心力即万有引力,距到旋转中心(等效质心)的距离与其质量成反比。⑷“黄金代换式”:重力等于引力,GM=gr2=gQR2o⑸中心天体密度公式p=3"/GT2・疋,~p=3兀IGT2o⑸几个速度:由v=y/GM/r,得v,=4GMTR==1.9km!s.⑹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