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梁实和《雅舍小品》

浅谈梁实和《雅舍小品》

ID:44388138

大小:1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梁实和《雅舍小品》_第1页
浅谈梁实和《雅舍小品》_第2页
浅谈梁实和《雅舍小品》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梁实和《雅舍小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梁实和《雅舍小品》王奕辰梁实秋是中国现代著名翻译家,文学家,文学评论家,一部《雅舍》小品又让他成为一位小品文大师。然而,因为种种原I大I,梁实秋在大陆始终不如他在台湾和东南亚那样尽人皆知,对于他的了解实在有很多不足。梁实秋生于北京的官宦之家,青年时留学美国的经历磨练了他,造就了他全球性的文学视野。在美国时他就筹划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之后他的翻译成果也成为了他的代表作之一。梁实秋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抱负,积极参与社会政治,却屡屡受挫。I大I而由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刻意冋避社会政治,潜心撰写闲

2、适、幽默的《雅舍小品》。自从1940年《雅舍小品》第一篇发表以后,《雅舍小品》共发行了50多版,成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里程碑式任务。阅读这样一部小品文集子,更可以读出梁实秋对待文学,对待人生的态度。不同于当时主流文学,《雅舍小品》中不谈政治民族等大而无当的话题,着其中的作品无处不透着一种闲适性,梁实秋独特的文学观可窥见一斑。《雅舍小品》的闲适性在内容上首先表现为对“人性”的特别关注,特别是在伦理道徳方面,但其中并没有对民族存亡、民族抗争等社会重大事件的表现。《雅舍小品》大多是凡人凡事。他认为文学的本

3、质是人生,信奉文学之末在人生,主张文学表现普遍人性,文学与道徳紧密相连。他力主张扬人性善良的特质,批判人性不良的部分。《父母的爱》等倾注了真挚的情感于父母友人身上,款款叙谈中包含着人生的爱心与友情,这是传统中国道徳情感的心态录。《送礼》写他的一段亲身经历。有一年无端的每逢佳节必有陌生人來送礼,后来才知,原來这条街上还住着一位在“局”里做官的梁先生,手下人误送到了他家。文中用不少笔墨抒写自己收到礼物后惶惶不安的心绪以及对官场恶习的感触,揭露了在当今台湾,官场上送礼其实是一种变相的交易,那批判之意也显而

4、易见。《雅舍小品》的闲适性还表现为自得其乐、自我排解的雅趣。就创作心态而言,他的小品文都是在一种超脱自然无所顾忌的心态下创作出的,常以超功利的审美观观赏人生的方方面面。除了有意冋避尖锐性题材之外,□常所见所闻,无论大小雅俗,他都信手拈來,虚怀静观,努力保持悠游自得的审美心态,潜心营造闲适自足的艺术世界,以求愉悦性情、调剂人生,使生活展现出原有的艺术情味,使人们善于观赏口常生活。《雅舍小品》的开篇之作《雅舍》就显示了这种随遇而安、优雅恬适的人生情调。在他的笔下,雅舍不仅月夜清幽、细南蒙蒙、远离尘嚣,令

5、人心旷神怡,就是“风来则洞若凉亭、南來则渗若滴漏”之景观也别有风味,这种苦屮作乐的生活态度正是梁实秋希槊告诉读者的,作者仿佛从雅舍屮看到了人生,人生不就是在无数不如意、挫折和很少的满足中度过的吗。另外,《雅舍小品》的闲适魅力,还表现在语言上,简单本色的语言,实际上包含着很复杂的内容,这是深厚功底和造诣的表现。在文章内容上,梁实秋运用了一种独到的处理方法和表现方法,也就是对迫切、重耍、与人生紧密相关的种种问题作静化、淡化、内化、深化的处理。可以说,《雅舍小品》的闲适Z主要特色是“平淡化”。这是一种表而

6、不动声色的包容深含。具体说,平淡的处理方法一指情感的平淡化方法,二指议论的平淡化方法。从《雅舍小品》我们可以看到,梁实秋让感情深藏不露,克制抒发,绝不宣泄,让喜怒哀乐流露但不暴露,尽量保持住一种绅士的尊严和风度。比如《又逢癸亥》一文,六-

7、•个甲子弹指一挥间,作者仿佛回到60年前的清华校园,当年种种在平淡的语气小娓娓道来,不见抒情的字词,但对那段年华的回忆让人动容,“癸亥级友在台北的最多时有十五人,常轮流作东宴集,曾几何时,一个个的凋零了!现只剩辛文错(卧病屮)和我二人而已。不在台北的,有孙立人在台

8、屮,吴卓在美国。现在又逢癸亥,欲重聚话旧而不可得,何况举口有山河Z异,“水木清华”只在想像小耳!”这最后一段看似慷慨实则包含了深深的无奈。梁实秋小品文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来自于他的幽默。他将幽默与讽刺结合在一起,往往用于对人性恶的讽刺。以自己独特的认识俯视对彖,获得对对象进行谐笑和批判的“硬性幽默”。如《脸谱》,写傲下媚上的“帘子脸”,“对下屈道貌岸然,或是而无表情像一•张口纸似的,使你无从观色,莫测高深或是而皮绷得像一面鼓,脸拉得驴般长,使你在他面前觉得矮好几尺但他一旦见到上司,驴脸立刻缩短,再往龙里

9、-•缩,马上变成柿饼脸,堆下笑容,直线条变成曲线”这里用了漫画的写法,把才盾Z处以夸张的形式凸现出来,以显示其荒谬性,的确有入木三分Z效。梁实秋的幽默述受其超然、闲适的佛道审美意识影响耳带有“游心于物外,不为世俗所累”的士大夫情调和绅士风度,这常体现于对自己的生活事业进行回顾和批判Z时。他用超功利的审美态度观照H己的人生历程,心境冲淡,笔调闲适,文字间暗藏一丝淡远的微笑和自嘲。如《讲价》一文,“这一套讲价的秘诀,知易行难,所以我始终未能用。我怕费功夫我怕伤和气,如果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