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7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78例临床分析

ID:44424855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2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78例临床分析_第1页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78例临床分析_第2页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78例临床分析_第3页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78例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78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78例临床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78例临床分析332000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治疗及诊治体会。方法:对78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诊断、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78例中,好转73例(93.59%),死亡3例(3.85%),放弃2例(2.56%)。好转73例随访屮,仅有9例(12.33%)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早期诊断和早期正确治疗是降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死率、致残率的关键。关键词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12.085早期诊断和治疗

2、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我们总结以往经验、教训,改进疗法,现将我科近2年收治的78例化脑诊治情况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我科2008-2009年院和住院期间有发热、CRP升高等感染症状,疑似败血症或化脑病人进行常规脑脊液检查,腰穿患者236例,确诊化脑78例(30.05%)o化脑诊断标准按照2003年版《实用新生儿学》中的标准进行诊断。78例化脑中,男45例,女33例;足月儿47例,早产儿31例;发病年龄W7天32例(41.03%),>7天46例(58.97%);起病3天内入院43例(55.13%),3天后入院14例(17.95%)。本科住院

3、病人感染后诊断化脑21例(26.92%),其中早产儿17例,占院内感染化脑病例80.95%o主要临床表现:发热73例(93.59%),体温不升1例(1.28%),精神差69例(88.46%),吃奶差或拒乳53例(67.95%),呕吐11例(14.10%),黄疸31例(39.74%),惊厥3例(3.85%),肌张力增高21例(26.92%)激惹16例(20.51%)呼吸暂停3例(3.85%),前凶饱满6例(7.69%),尖叫2例(2.56%);合并败血症48例(61.54%),肺炎18例(23.08%),脓疱疮13例(16.67%),腹泻3例(3.85%

4、),硬肿症1例(1.28%),颅内出血3例(3.85%)o实验检查:对所有疑似败血症和化脑病例立即进行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外观:淡黄色,微混或浑浊。其中3例是黏稠脓性改变。检查:WBC(20〜100)X10【sup】9[/sup]/L22例(28.21%);(100〜1000)X10[sup]9[/sup]/L39例(50.00%);>1000X10[sup]9[/sup]/L17例(21.79%)o潘氏试验:卄〜卅47例(60.26%)。蛋白定量>1.5g/L26例(33.33%),其中>6g/L2例(2.56%)。葡萄糖<2.2mol/L38例(48

5、.72%),>2.2mol/L40例(51.28%),均与血糖对照,<50%21例,50%〜75%11例。脑脊液涂片检菌找到细菌或培养阳性29例(37.18%)o革兰阳性11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表皮葡萄球菌6例,肠球菌2例;革兰阴性菌18例,其屮大肠埃希菌11例,铜绿胞菌3例,枯草杆菌1例,变形杆菌1例。外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5X10[sup]9[/sup]/L11例(14.10%),>20000X10[sup]9[/sup]/L35例(44.87%),血小板<10X10[sup]9[/sup]/L7例(8.97%),CRP>8mg/L72例

6、(92.31%)。血培养:阳性48例,阳性率61.54%o其中病原菌和脑脊液检出菌相同的有9例,分别为大肠埃希氏菌6例,葡萄球菌3例。治疗及转归:选用能通过血脑屏障的敏感抗生素静滴,病原菌不明确前选用青霉素加头抱曝月亏钠,早产儿院内感染化脑选用美罗培南,明确者按药敏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并给了相应对症治疗,所有患儿治疗第3天、第14天复查脑脊液常规,以判断疗效,疗效不好及吋更改抗生素,5例合并脑室脑炎,给予侧脑室穿刺注药7次以上。经治疗后好转73例,好转率93.59%,死亡3例,病死率3.85%,放弃2例(2.56%),其中发病3天后死亡2例。随访:好转

7、73例定期到儿童保健科随诊。其中59例(80.82%)未发现遗留后遗症,智力或运动障碍8例(10.96%),癫痫1例(1.37%),失访5例(6.85%)。讨论脑脊液检查是新生儿化脑早期诊断关键【sup】[1]【/sup】。新生儿化脑缺乏成人和儿童特异性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这是因为新生儿期骨缝和凶门的缓冲作用,使颅内压增高不明显,又新生儿颈肌发育差,无颈抵抗等脑膜刺激征【sup】[2]【/sup】,故早期诊断较难。因此有发热、精神差、吃奶差等疑似病儿,尽早做脑脊液检查。木组均采用5.5号小儿头皮针进行腰穿,既不容易造成损伤,操作乂方便,本组腰刺首次成

8、功率99.5%o木组院内感染所致化脑比率较高占26.92%,其中以住院吋间较长的早产儿为多(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