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基因诊断及送检须知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基因诊断及送检须知

ID:44566551

大小:171.5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3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基因诊断及送检须知_第1页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基因诊断及送检须知_第2页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基因诊断及送检须知_第3页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基因诊断及送检须知_第4页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基因诊断及送检须知_第5页
资源描述: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基因诊断及送检须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基因診斷及送檢須知(spinalmuscularatophy/SMA,SMNlgene)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muscularatophy,簡稱SMA)屬於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是因脊髓的前角運動神經元漸進性退化,造成肌肉逐漸軟弱無力、萎縮的一種疾病,但智力完全正常。其肌肉萎縮呈對稱性、下肢較上肢嚴重且身體近端較遠端易受影響。此病發病年齡從出生到成年皆有可能發生。依據發病之年齡及疾病的嚴重程度,可將此病分成下列三型: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第一型(SMAtypel):屬於嚴重型之脊髓性肌

2、肉萎縮S(Werdning-HoffmannDisease)在出生六個月內會岀現症狀,病患之四肢及軀幹呈現嚴重無力且呈現類似青蛙的姿勢;嚴重肌張力減退;頸部控制、吞嚥及呼吸困難;哭聲無力、肌腱反射消失。一般在兩歲前就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性肌肉萎縮症第二型(SMAtypell):屬於中度型之脊髓性肌肉萎縮症(Intermediate),其症狀常岀現於岀生後六個月至一歲半之間,病患之下肢呈對稱性之無力,且以肢體近端較為嚴重,患者無法自行站立及走路,有時可見舌頭及手部顫抖,肌腱反射消失或減弱,但臉部表情正常。

3、患者大多可活至成年,少數則在孩童期可能因呼吸道感染而死亡。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第三型(SMAtypelll):於輕度型之脊髓性肌肉萎縮症(Kugelberg-WelanderDisease),其症狀從一歲半至成年皆可能發生,病患以輕度、對稱之肢體近端肌肉無力為表徵,下肢較上肢易受侵犯,在跑步、跳躍及上下樓梯時會有輕度之不便,肌腱反射減弱。患者長期之存活率高。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是孩童發生率第二高的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其新生兒發病率大約是1/600()〜1/10000,帶因率大約是1〜3%。在台灣每年

4、岀生的新生兒當中約有25個罹患此症。目前已知造成此症的原因主要是與位於第五條染色體5qll.2-13.3區域的基因有關。在這塊區域中,包含了一組呈鏡向對應重複的基因,包括運動神經元存活基因(Survivalmotorneurongene,SMN)、神經凋亡抑制蛋白基因(Neuronalapoptosisinhibitoryproteingene,NAIP)及p44基礎轉錄因子次單元基因(p44subunitofthebasaltranscriptionfactorTFIIH,BTF2p44)等(Figu

5、reljb其中以運經元存活基因(SMN)與SMA的關聯性最大。一般正常人的兩條第5號染色體皆各有兩個同源性很高的運動神經元存活基因(SMNgene):即SMN1基因(較靠近染色體末端)與SMN2基因(較靠近染色體中節約5・9%的正常人只有SMN1基因,而無SMN2基因。這兩個基因僅在3,端的區塊有5個核昔酸的差異。SMN基因共有9個Exon(l,2a,Disease)在出生六個月內會岀現症狀,病患之四肢及軀幹呈現嚴重無力且呈現類似青蛙的姿勢;嚴重肌張力減退;頸部控制、吞嚥及呼吸困難;哭聲無力、肌腱反射消

6、失。一般在兩歲前就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性肌肉萎縮症第二型(SMAtypell):屬於中度型之脊髓性肌肉萎縮症(Intermediate),其症狀常岀現於岀生後六個月至一歲半之間,病患之下肢呈對稱性之無力,且以肢體近端較為嚴重,患者無法自行站立及走路,有時可見舌頭及手部顫抖,肌腱反射消失或減弱,但臉部表情正常。患者大多可活至成年,少數則在孩童期可能因呼吸道感染而死亡。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第三型(SMAtypelll):於輕度型之脊髓性肌肉萎縮症(Kugelberg-WelanderDisease),其症狀從一

7、歲半至成年皆可能發生,病患以輕度、對稱之肢體近端肌肉無力為表徵,下肢較上肢易受侵犯,在跑步、跳躍及上下樓梯時會有輕度之不便,肌腱反射減弱。患者長期之存活率高。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是孩童發生率第二高的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其新生兒發病率大約是1/600()〜1/10000,帶因率大約是1〜3%。在台灣每年岀生的新生兒當中約有25個罹患此症。目前已知造成此症的原因主要是與位於第五條染色體5qll.2-13.3區域的基因有關。在這塊區域中,包含了一組呈鏡向對應重複的基因,包括運動神經元存活基因(Surv

8、ivalmotorneurongene,SMN)、神經凋亡抑制蛋白基因(Neuronalapoptosisinhibitoryproteingene,NAIP)及p44基礎轉錄因子次單元基因(p44subunitofthebasaltranscriptionfactorTFIIH,BTF2p44)等(Figureljb其中以運經元存活基因(SMN)與SMA的關聯性最大。一般正常人的兩條第5號染色體皆各有兩個同源性很高的運動神經元存活基因(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