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学校建设规划松中学

特色学校建设规划松中学

ID:44570408

大小:4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3

特色学校建设规划松中学_第1页
特色学校建设规划松中学_第2页
特色学校建设规划松中学_第3页
特色学校建设规划松中学_第4页
特色学校建设规划松中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特色学校建设规划松中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德育特色学校建设规划(2015年——2020年)松岭子中学主题词:学习雷锋精神打造德育特色构建“互助”课堂提升办学水平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学雷锋活动项目引领学校建设为发展思路,以实现学校个性化、特色化的发展,创建晶牌学校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教育优势,遵循教育规律,努力探索学校办学工作新理念、新途径、新方法,形成学校特色发展的机制,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学校规范、个性、生态的发展。二、特色学校建设可行性分析(一)理论依据特色学校创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屮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

2、要》明确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索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口的特色。”特色学校的创建是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的改革所持有的民主、科学、开放的理念,是课程改革的灵魂,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设,需要我们学校从本校已有资源和基础出发,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二)基本情况分析松岭子中学始建T-1958年,学校地处凌源中部,占地60余亩,学校秉承多年來的优良传统并不断开拓创新,始终坚持“五育并举,徳育为首”的办学思路,坚持

3、“崇德博学笃实创新”的校训,形成了“尽职尽责尽善尽美”教风和“自主探究、追根求源”的良好学风,以“校风端正,教风严谨,学风浓厚”著称。这几年搬迁到了新校园,学校丁作有了一定的进步,在本山中属丁•发展中的学校,这是我们自己的定位。主要表现在:1、办学质量持续提升。无论是办学的质量、效益都实现了长足的进步,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好成绩。2、学校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由于我们始终坚持务实的管理理念,强化落实力、执行力,追求高效、实效的管理冃标,使学校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3、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近几年由于毕业生新鲜血液的加入,老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层次,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教职工的敬

4、业精神、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家长的认可度进一步提高。4、家长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由于在家校联系、为学生服务、教育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加大了管理力度,提升了教育服务水平,学生和家长的投诉率为零,满意度不断提升。5、学校的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一是各级党政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认可度进一步提高。二是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教育评价进一步提升。(三)特色建设项冃及情况分析松岭子中学在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过去,曾取得过较好的成绩,中师中专成绩也曾引人注冃,教育教学水平较高,积累了很多有借鉴意义的经验、教训,为现阶段特色学校建设做了一定的铺垫。1、课堂教学坚持走雷锋式的“互助”之路,通过改革传统

5、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和谐互助”的新课堂。将雷锋精神延伸到课堂中来,推动教学改革,用“雷锋精神”重新建构了学生的价值观,引爆了学生内在的生命活力,“和谐互助”中蕴含着深刻的雷锋精神,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学生互助结对,师徒共同和谐并进。具体体现为:通过学生帮助学生,通过“学生教学生”、“学生练学生”,最终实现了学生之间的双赢。该模式体现了学生口学探究,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精讲多练,当堂巩固的和谐教学理念,便于教师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此模式共有5个环节,即“交流预习”、“互助探究”、“分层提高”、“总结归纳”、“巩固提高”,上课的教师在导入新课以

6、后,就让学生们“交流预习”。老师始终穿插在各对师徒之间,观察、答疑、抽查、询问。后让师徒上讲台就本节课的重难点为全班讲解。“互助探究”时,师徒共同学习例题。之后,教师出示准备好的习题,师徒各自独立做题,互相纠错,徒弟会的先让徒弟讲,徒弟不会时师傅给徒弟讲,徒弟会了再给师傅听,师徒都不会的时候,师傅向其他师傅请教后给徒弟讲。教师点拨。“分层提高”环节,教师出示不同难度变式题,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选择放弃1_2道基础题,挤出时间做难题。之后,集体交流,订正答案,基础题让徒弟讲给师傅听,徒弟解决不了的题让师傅帮忙解决,较高难度的题经老师点拨后小组讨论,分层练习。“总结归纳”时。师徒交

7、流、总结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学生集体交流,教师点评、提升。课堂最后环节“巩固反馈”,老师出示两个典型题,让学生当堂限时完成,并让师徒互批,教师总结提升。这就是一节完整的“和谐互助”课堂教学过程。雷锋精神一直贯穿始终,它所蕴含的爱心、责任心、帮助他人、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经过学生实践的内化,形成了学生的内在素质,并最终激发学生向上的决心和意志。2、德育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践行“和谐德育”,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把德育教育的内容真正内化到心灵深处。制定学雷锋三年规划;积极推行“班级自主管理”;校团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