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早产胎膜早破115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早产胎膜早破115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早产(PPROM)的危险因素、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15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不同孕龄组28-32+6周、33-34+6周、35-36+6周3组作分析比较。结果胎位不正、多胎妊娠、早产流产史是PPR0M的主要因素。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新生儿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恰当处理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可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围产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关键词】胎膜早破;早产;妊娠结局;围产儿早产儿各个器官功能发育尚不成熟
2、,且对缺氧的耐受力较养,而胎膜早破往往与早产同时存在,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围产儿并发症和死亡率相当高。现将我院115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分娩孕产妇共6422例。其中胎膜早破847例、早产353例,早产率为5.50%;PR0M115例占胎膜早破总数的13.58%,占早产总数的32.58%o该组病例患者年龄19-43岁,平均年龄27.6岁;孕周28-36+6周,平均孕周35+2周;初产妇101例,经产妇14例;单胎96例,双胎19例;新生儿共134例,死亡5例,共存活129例。1.
3、2诊断标准: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196-258d)之间的分娩者。胎膜早破是指临产前发生胎膜破裂者[1]。1.3方法:将孕28-32+6周与孕33-34+6周及孕35-36+6周3组PPR0M进行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年龄、产次、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行×列χ2检验,P<0.01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胎膜早破的诱因:115例存在胎膜早破的诱发因素中,胎位异常(臀位、横位)、多胎妊娠、有早产流产史为主要因素,分别占14.78%、16.52%、12.17%。其他因素如阴道炎(4
4、.35%)、妊高症(1.74%)、子宫肌瘤(1.74%)、有性生活史(2.61%)等占次要因素。33.04%为原因不明。2.2分娩方式:见表1。表1不同孕周分娩方式(略)2.3剖宫产指征:本组资料中剖宫产37例,其中剖宫产指征中胎位异常(臀位、横位)13例(35.14%),双胎妊娠7例(18.9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例(5.41%),瘢痕子宫2例(5.41%),«早剥2例(5.41%),高龄初产及宝贵儿4例(10.81%),胎儿窘迫1例(2.70%),头盆不称1例(2.70%),催产素引产失败1例(2.70%),宫内感染1例(2.70%),脐带绕颈
5、3周1例(2.70%),另外社会因素2例(5.41%)。2.4对围生儿的影响:见表2。表2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对围生儿的影响(略)3讨论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5%-7,6%,而PPROM据报道为0.54%-1.6%,我院发生率为1.8%。通常认为其发生与感染、胎位异常、宫腔压力异常及胎膜结构异常等相关。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增加了宫内感染的危险及新生儿患病率,故预防早产胎膜早破至关重要。本组资料中PPROM发生原因中胎位不正(臀位、横位)、多胎妊娠及早产流产史、阴道炎等为多见。其中胎位不正占14.78%,多胎妊娠占16.52%,故加强孕期系统产
6、前检查,尽早筛查出臀位、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等高危因素的孕妇。对高危因素者及早发现和处理,可以有效预防胎膜早破[3]。胎膜早破合并早产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宫内感染、胎儿窘迫、脐带脱垂和胎肺发育不良引起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0Romero[2]统计27%-46%的早产将在24h内发生,90%将在1周内分娩。在临床工作中,PPROM的处理比较棘手,孕周越小,破膜时间越早,围生儿风险性越高;安胎时间越长,母婴并发症越多。本文资料显示孕周>35周新生儿窒息率、病死率明显下降。若无感染征象,尽量保胎至孕35周,根据胎儿成熟度检测、产科超声及
7、宫颈成熟度等各项指标决定终止妊娠时机。孕36周以上者胎儿基本成熟,处理同足月胎膜早破。对于孕周<35周者,尤其<34周者,应积极保胎,使用硫酸镁及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等宫缩抑制剂,在无感染征兆情况下尽可能延长孕周,降低围生儿并发症。抑制宫缩达48h,可使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发挥最大效能,促进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高度有效地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脑室出血,降低婴儿的死亡率[4]。【参考文献】[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7.[2]董金潮.早产与胎膜早破[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14(3):124-12
8、7.[3]章芸.早产与胎膜早破131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