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国税“信息管税”面临的瓶颈及与对策(论文)

浅谈基层国税“信息管税”面临的瓶颈及与对策(论文)

ID:44624807

大小:2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基层国税“信息管税”面临的瓶颈及与对策(论文)_第1页
浅谈基层国税“信息管税”面临的瓶颈及与对策(论文)_第2页
浅谈基层国税“信息管税”面临的瓶颈及与对策(论文)_第3页
浅谈基层国税“信息管税”面临的瓶颈及与对策(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基层国税“信息管税”面临的瓶颈及与对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基层国税“信息管税”面临的瓶颈及与对策黄智李玉建信息管税,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健全税源管理体系,进而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管质量。在新的形势下,基层国税如何推进“信息管税”,实现税收征管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是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一、基层国税“信息管税”面临的瓶颈及原因分析(一)风险管理理念不强,纳税评估作用未充分发挥。在基层,税务干部如何防范自己的执法风险,机制上未建立一个集税收风险等级、税收预警、纳税评估、税收排查为一体的税收风险评估管理体系,税务人员不

2、能根据管理对象的风险等级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而现行作为防范税收风险重要手段之一的纳税评估,因被作为促收的手段,下达任务指标和专业人员匮乏,评估深度不够等原因,其应有的作用仍未得到充分发挥。事实上,通过纳税评估对纳税人申报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查找疑点问题的根源,既是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重要方法,也是帮助纳税人降低税收风险的一种服务手段,又是提高稽查案源质量的有效途径,新的征管法修订稿中已明确其相应法律地位。(二)涉税信息的有效管理难度大,有效利用程度不高。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整理、利用是“信息管税”的核心。在信息化管理的大背景下,基层县局对信息管理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因现行交易方式灵活多变,特

3、别是网上交易和现金交易,纳税人的货物流与资金流难以发觉,其真实经营情况和涉税信息难以掌握,税收管理员难以进行主动、动态的分析监控,造成管理环节的“空位”和“断层”。二是外部涉税信息采集和管理难。虽然征管法提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支持税务机关的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各职能部门所掌握的涉税信息不能及时传递给税务机关,目前除工商部门与税务部门实现登记信息电子比对外,其余相关涉税信息的获取与管理基本还停留在手工操作上,与信息化的征管需求不适应。三是外部信息来源渠道不一,涉税信息的准确性难以判断。因各职能部门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利用率不高,无法准确、真实地反映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状况,如地方政府的GDP数据、

4、工业生产总值等。四是税务机关内部未设立专门的涉税信息管理机构和人员,未形成归口获取、集中管理、统一分析的机制。(三)互动协作不顺畅,征管资源整合度不高。互动协作机制已提出多年,在日常征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基层开展起来存在税收分析重视不够,内部、外部信息源匮乏,分析不到位,纳税评估不能有效地促进征管,为稽查提供案源,导致评估和稽查重复选案,加大征税成本。在评估、稽查过程中存在任务指标化,评估或稽查后的促管建议无实质性内容,对发现的问题后续指导性不强,导致同一税收问题复发率高。(四)管理员制度缺位,税源管理粗放。落实“信息管税”的最终目的是加强税源管理。税源管理是整个税收征管

5、工作的核心和基础。税收管理制度遵循管户与管事、管理与服务、属地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因管理员职责过于细化、工作量大,造成顾此失彼,管户与管事相脱节,管理员缺位的现象。女暄章县局税收管理员的工作事项普遍高达46项,个体管理员管户最少的150户,最多的320户,企业管理员人均在40-50户。管理员事多、户多,导致户未管全,事未管好。(五)信息化应用效率不高,信息软件管理与税收业务处理难以形成合力。首先,国税机关使用综合征管软件、金税工程、出口退税、税控机系统、车购税系统、税收管理员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等缺乏有效的统一和对接,系统数据的利用率低,有的存在重复采集。其次,税控收款机

6、推广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国家税金并未增加,而工作量却增加了不少。再次,基层税源管理与信息软件需求存在矛盾。在基层,税源管理围绕征管信息化走,过分关注数据运行的差错和考核指标,想尽办法让系统指标“过关”,造成系统上的100%掩盖了实际征管矛盾和漏洞。同时基层的数管与运管分别设在不同的科室,上级考核要求不一,有些业务处理起来无所适从。二、基层国税实现“信息管税”的对策建议(一)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实现风险信息化管理。建立风险管理制度,确立税收征管面临的风险领域和风险类别,根据税源管理要求,分行业、分企业类型明确各阶段风险点,建立税收风险特征库,集中分析,统一监管。把纳税评估的部分指标设定风险系数和

7、风险等级,通过对应风险等级,选择有效的方式实施税源管理。同时对税收管理员平台进行优化整合,实现对税源管理全过程风险预警的监控,为开展税收风险分析提供统一平台。(二)发挥互动协作机制作用,提高风险控制处理水平。针对协作机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互动例会质量,使例会真正达到反映问题、解决矛盾、强化征管、降低风险的目的。在评估方面,要从指标化、任务化向风险排除转变,从偏重单一税负指标进行简单比对向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