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策略与反思

浅谈课堂教学策略与反思

ID:44625922

大小:5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课堂教学策略与反思_第1页
浅谈课堂教学策略与反思_第2页
浅谈课堂教学策略与反思_第3页
浅谈课堂教学策略与反思_第4页
浅谈课堂教学策略与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课堂教学策略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课堂教学策略与反思2012-2-21苏静一、课堂纪律管理要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必须建立有序的课堂纪律。实际上,教学秩序管理就是在建立有序的课堂纪律过程中实现的,没有适宜的课堂纪律管理,就不会有良好的课堂秩序。对于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来说,课堂纪律管理可能是最有困难的挑战了。(-)课堂纪律课堂纪律(classroomdiscipline)主要指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施加的外部控制与规则,它反映课堂中师生Z间、同学Z间的关系,受教学任务要求的制约。良好的课堂纪律具有约束性、标准性、自律性的特征。(张大均:《教学心理学》,571页,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课堂纪

2、律有多种分类。根据课堂纪律成因,可分为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和口我促成的纪律四种。从课堂行为的外部监控程度看,可分为强制性纪律、半强制性纪律、自愿纪律和自觉遵守的纪律四种。从课堂纪律的内化程度看,可分为外部纪律和内部纪律两种。外部纪律是对教师或其他成人所代表的权威的服从,口己并无遵守纪律的内心需要。内部纪律是无须外部监督,有主动遵守纪律的强烈愿望,能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虽然教育问题因教师、情景的不同而存在着比较大的并界性,但是下面的五种情况却是带有共性的问题,它们经常会导致课堂中潜在的纪律问题:(1)争论,学生往往会质疑教师或其他同学的态度或

3、观点;(2)侮辱性或粗俗的语言、行为,学生经常以此方式來寻求刺激或使同辈人接受;(3)遗忘,学生习惯于将“忘了”作为没有完成任务的借口,有时,学生会以遗忘來吸引教师或同学的注意;(4)争吵、奚落、同学之间的打斗;(5)缺乏责任心,如没有完成分配任务、行动迟缓、不坚持工作(缺乏耐心)。([美]R.M.Nakamura:《健康课堂管理》,196~197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o)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如今的课堂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纪律问题,主要表现在:(1)多了热闹,少了必耍的安静;(2)多了个人的“自主”和意愿,少了必要的秩序,一些学

4、生不能按要求去做,“各抒己见”,兴趣所至,率性而为;(3)涣散的现彖多了,少了可贵的专心,一些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小动作很多,甚至心不在焉,似听非听,似学非学;(4)一些学生游离于集体活动Z外,做些与集体活动、与学习不相干的事情。(成尚荣:《新课堂需要什么样的纪律》,载《课程•教材•教法》,2004(7)o)因此,新课程改革只讲学生的解放而不求对学生的规范,只讲自由、轻松,而不求严格遵纪,是对新课程的误解。课堂应当在解放与规范、自由与严格屮求得平衡,这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课堂新纪律、新秩序上。其实,建立新的课堂纪律,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和重要目标,任何避讳课堂

5、纪律其至取消纪律的看法和做法是浅薄和有害的。(-)课堂纪律的心理功能(1)社会化功能。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过程,也是学习社会和教师赞同、默许的社会行为准则的过程。这些规则明确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行为要求,也提供了学生判断课堂行为对错的价值标准。这些外部行为规则被学生接受、内化,能够促进其成熟。(2)调控和强化功能。课堂纪律是学校和教师用以约束学生课堂行为、实现教学监控、维持课堂教学秩序的工具和手段。它以强制力量促使外部行为准则积极内化,使学生把外部行为准则与自己的自觉要求有机结合起来。(3)促进学生人格成熟的功能。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是由他律向白律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学

6、生在对持续的社会要求与期望作出的反应中,形成了独立性、自信、自我控制、坚持、忍受挫折等成熟的人格品质。(4)使学生产生情绪安全感的功能。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产生情绪安全感,避免对自己行为的迷惑和担心,降低过度焦虑。实际上如果没有有效的课堂纪律和管理,课堂上就很少或几乎不能进行正常而有效的教学。在缺少纪律的课堂上,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都随着教师试图实施管理策略而浪费掉。从长远看,如杲课堂纪律缺乏协调,倾向性问题会隐隐呈现。而且成功的课堂管理和纪律能够为最有效的学习创造条件,也能降低教师的压力。(D.G.Gordon(2001),ClassroomManagementPro

7、blemsandSolutions.MusicEducatorsJournal,88(2),p.17.)(三)课堂纪律的有效管理课堂纪律问题在我国屮小学课堂普遍存在。调查显示,屮小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纪律问题,轻度的占84%,比较严重的占14%,非常严重的占2%o(胡淑珍等:《教学技能》,169~170页,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然而,吴艳如的调查发现,教师在维持课堂秩序方面的行为水平相对较低,更趋近于专制型管理。(吴艳如:《屮小学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调查分析》,载《天津教育》,2003(2)。)所以,要实现有效课堂纪律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