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ID:44631211

大小:2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_第1页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_第2页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_第3页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_第4页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讨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成因及预防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术中术后的预防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对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大部分经保守治疗后均可好转或治愈;但若粘连性肠梗阻经非手术疗法病情不见好转或病情加重,则应考虑手术治疗;另外,如果粘连性肠梗阻反复频繁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时,也应考虑手术治疗。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肠粘连预防治疗【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288-01肠粘连是机体对外来刺激的一种保护和修复机制。当腹膜及其基膜因细菌感染、缺血、异

2、物存留(包括血块、缝线、滑石粉、修补材料、可吸收的止血物等)、机械性、化学性、物理性因索(如温热、干燥)等造成损害时,导致炎症反应,渗出液中凝血因子I和纤维蛋白析出而产生蛋白性粘连,若损伤较轻,经巨噬细胞吞噬和内源性纤溶系统将纤维蛋白清除,由再生的间皮细胞覆盖创面而获得生理性修复,不形成粘连。但当腹膜和胃肠道浆膜层损伤严重,腹膜间皮细胞中存在的纤溶酶原激活减少,从而产生非生理性修复,纤维蛋口基质被纤维细胞增生所取代,产生胶原纤维,创面无间皮细胞再生和覆盖,而产生纤维性粘连,其中可存在纤细的血管[l]o故手术中摩擦、牵拉等粗暴动作,浆膜剥离、撕裂或缝得过紧、长时间干燥暴露等,均可造成不同程

3、度的间皮细胞损伤,促使肠粘连形成。下面将肠粘连、粘连性肠梗阻的防治报告如下。1症状一般腹腔手术患者均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肠粘连,这从腹腔二次手术的患者身上可以得到验证。但肠粘连的患者大多数无临床症状,少部分病人可出现临床症状,具体表现为胃肠功能紊乱、慢性及反复发作性腹痛、肠梗阻及女性不孕。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机械性肠梗阻相同。病人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体格检查可有腹膨隆、肠型及肠蠕动波,腹部压痛、肠鸣音亢进、气过水声等。结合有腹部手术病史,不难诊断。手术后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可在术后3~4天内发生,也可在术后十几天或更长时间后发生,并可反复发作。一般术后1〜2d为

4、肠麻痹期;2〜3d为不规则肠蠕动期;3〜4d恢复正常肠蠕动。如手术后3-4d腹痛仍明显,并出现肠梗阻症状与体征,应考虑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能。2预防对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仍然缺乏有效手段。但由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的病理基础是腹腔粘连,因此手术中防止腹腔粘连便是我们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最冇效的措施。2.1手术中的预防措施。外科医生认真细致的手术对预防术后粘连有重要意义;粗糙的手术操作易引起术后腹腔粘连。首先应防止腹腔内组织缺血,腹腔内任何组织缺血均可导致粘连,口大多数为点状、小片或束带状粘连。手术中组织绞窄、受压、大块结扎,缝合过紧等均会导致组织的缺血坏死。所以手术中仔细、准确、轻柔的操作,避

5、免大块结扎组织、缝合组织过多等是预防手术后粘连的重要措施。应避免空腔脏器断端血供不良或吻合口缝合过度紧密,否则因吻合口痿而导致腹腔粘连。浆膜缺损如不伴有血供障碍会自行修复而不会发生粘连,如为掩盖裸露创面而将缺损较大的腹膜勉强缝合,使局部出现缺血状态,缝合的线结成为异物,往往引起严重的粘连。因此,对手术留下的浆膜缺损不应勉强缝合。缝合的浆膜、吻合口、实质脏器修补处等易与肠管发生粘连。最好的办法是用大网膜掩盖这些部位,防止其与肠管粘连。其次,应严格防止异物存留,临床上常见的异物有滑石粉、棉纱屑和缝线结头,这些约占异物性粘连的3/4以上。术前认真冲洗手套,术中防止棉纱头存留,避免结扎线头过长是

6、防止术后异物粘连的重要手段;腹腔放置的引流物会被纤维素包裹而最终形成粘连组织,因此腹腔引流物的放置应学握适应证并适时拔除;某些止血用詁如可溶性明胶海绵、氧化纤维素、某些抗生素及化疗药物亦可导致粘连,术中应注意少用或不用。另外,尚需注意清除腹腔积血,术中仔细止血,术毕彻底清除腹腔内积血在预防术后粘连及腹腔脓肿中也有重要作用,手术结束后认真冲洗腹腔,尤其是腹膜炎时,清除腹腔内积血、异物、细菌,也是防止术后粘连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同时需注意,对于某些腹腔局部感染病例,则不应冲洗腹腔,以免感染扩散。最后,尚需注意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防止腹腔污染,以免腹腔感染引起粘连性;术后腹腔内注入术尔泰等,对

7、于预防术后肠粘连有一定作用,但须掌握适应症,对于某些出血性疾病,尚需谨慎使用。2.2术后的预防处理。术后的预防措施主要是促进肠蠕动恢复,在术后肠麻痹期,肠腔内的渗出物可使肠管间及其与腹壁、肠间产生纤维素性粘连,尽早恢复肠蠕动,可减少这种粘连的发生。术后让病人尽早进行适度活动,注意补充B族维牛素、钾以促进肠蠕动尽早恢复,可以减少术后粘连性肠梗阳•的发生。有报道称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界丙嗪和抗炎药物(如保泰松)等局部或全身给药都有减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