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56例临床分析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56例临床分析

ID:46806160

大小:6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8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56例临床分析_第1页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56例临床分析_第2页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56例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56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56例临床分析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56例临床分析摘耍: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56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50例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6例采用手术治疗。结果本组5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内科保守治愈48例(85.71%),手术治愈6例(10.71%),术后均获随访3个月〜3年,2例复发。结论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大部分非手术治疗可以缓解,部分任需要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并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十分重要。关键词:腹部手术;粘连性肠梗阻;临床分析剖腹手术是

2、治疗腹部外科疾病的重耍手段,尽管外科手术技术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是术后肠管之间的粘连是不可避免的,目前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仍是腹部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根据国内近年来对肠梗阻病因的统计,粘连性肠梗阻占各类肠梗阻的40%左右[1]。粘连性肠梗阻病因复杂,病情多变,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治疗分为非手术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笔者对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治疗的56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患者中,其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5±5・6)岁。阑尾切除术25例,妇科手术15例,胆囊切除

3、术、胆总管手术8例,胃大部分切除术5例,脾切除术3例。病史5d〜3年。不完全性肠梗阻36例,完全性肠梗阻20例。1.2方法1.2.1非手术治疗56例患者屮50例首先进行非手术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絮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肛管排气、灌肠,胃管内注入植物油,生长抑素,激素,抗生素和支持治疗等。1.2.2手术治疗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对疑有绞窄性肠梗阻的患者及非手术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加重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48例缓解,2例非手术治疗(16〜48h)无效或症状加重而中转手术治疗,6例入院后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根据肠梗阻性质而定:包括单纯粘

4、连松解术4例、粘连松解+肠切除肠吻合术2例、捷径术1例、肠内排列术1例。2结果56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内科保守治愈48例(85.71%),手术治愈6例(10.71%),术后均获随访3个月〜3年,48例非手术治疗患者中1例复发,6例手术治疗患者中2例复发。3讨论3.1发生原因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处于暂时麻痹状态,加上急性炎症反应渗出、水肿,腹腔组织的创伤、缺血、炎症刺激、腹腔化疗等因素的诱发,尤其术前伴梗阻、穿孔、破裂者,术后更容易引起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最常并发于腹部术后,其中以阑尾炎和妇科盆腔手术最多,其次为直结肠手术,再次为胃、胆道、脾等手术。可能与以下

5、因素有关:①阑尾、盆腔脏器残端未能很好浆膜化,遗留粗糙面;②术中操作粗暴,损伤肠管壁及其他脏器的浆膜面;③术中肠管在腹腔外暴露或阻断血供吋间过长;④术后坏死及破碎组织、脓液、积血、积液未清除干净;⑤术中应用大量丝线[2]。粘连性肠梗阻往往具有机械性肠梗阻临床表现,腹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小肠内气液平面,一般诊断不难。3.2治疗方式粘连性肠梗阻首先选择非手术治疗,如非手术治疗无效,出现绞窄或有绞窄倾向吋,应立即手术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在短时间内观察是否绞窄比较困难,由于术后出现的肠麻痹、炎症水肿等因素的干扰,非手术治疗过程中乂存在发纶肠绞窄的危险性,因此,临床观

6、察很重要。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可以很好地缓解症状。非手术治疗除了常规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灌入中药外,还可以口服泛影葡胺造影剂,从而在治疗的同时了解有无机械性肠梗阻;另外还可以给了牛长抑素,抑制胃肠液体的分泌,减少胃肠道的压力,利于炎症消退。在非手术治疗的过程中,要严格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必要吋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判断梗阻是否缓解和是否需要手术。如果非手术治疗48h仍不排气排便,腹痛腹胀加重,肠鸣咅减弱,出现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明显腹膜炎体征。治疗过程中腹痛无明显缓解或进行性加重,或腹穿有血性液体,而对于入院吋剧烈腹痛不缓解,腹部有I古I定的压痛

7、性包块,有腹膜炎并肠绞窄及休克表现的患者,则应立即手术[3]o3.3手术时机手术时机的重要选择依据是有无绞窄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应重视切口选择。肠管紧密粘连于原切口处腹壁,失去正常解剖层次,极易误伤肠管,致使腹腔污染。作者认为,手术切口可选择原切口并超过原切口瘢痕,先口上端或下端新切口入路,沿止常解剖层次进入腹腔,尽量避开肠管与原切口粘连处,保护肠管后,再沿原切口扩大。强调直视下锐性分离,少用钝性分离,以避免肠管撕裂伤。对于绞窄性肠梗阻,应先明确发生绞窄的梗阻部位,并判断肠管有无坏死。若肠管确已坏死,则切除坏死肠管,行肠吻合术。对于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

8、,若引起梗阻的粘连或粘连带范围较小,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