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临习心得

碑帖临习心得

ID:44644807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碑帖临习心得_第1页
碑帖临习心得_第2页
碑帖临习心得_第3页
碑帖临习心得_第4页
碑帖临习心得_第5页
资源描述:

《碑帖临习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碑帖临习心得摘要:学习书法,总是必须经历临摹再到创作这一程序。临摹阶段,我们会运用许多临摹的方法,然后从临摹碑和帖中得到不同的书法技法和技巧,此后逐步进入创作状态才能将碑与帖的技法同时融合在一起,书法创作可以变得更为精彩。关键词:碑;帖;技法;临习临习古代书法,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碑帖这个概念。通常,“碑”指的是石刻的拓本;“帖”指的是可以収法的古人墨迹;而“碑帖”二字合用,泛指书法范本。本文刻意将碑和帖区分开來,为的是突出碑和帖的不同作用和价值,以及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与作用。1临习碑帖的方法和作用学习书法,应当从临仿前人经验成果开始,集古今之大成于我身,学而优则创,在继承古代

2、传统的基础上追求变化,从而张扬个性。开始阶段,临习碑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就像清代书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所说的:“先能察,后能拟。察进一分,拟近一分;拟近一分,察进一分,终身不复止。”我认为临习冇几种方法:(1)实临法:这是最基本的方法,此法就是将范本放于眼前,用毛笔对照着写,通过观察与理解法帖来摹拟范字。开始时可看一笔写一笔,看一字写一字。待临熟了,便可看几字或几行而写之,这就是通常所说地对临。(1)指临法:这种方法可用于不具备纸、笔的情况。凭对范字的记忆进行“临习”或“创作”。就在这种独特的书法学习中,往往能加深对执笔手感与运笔疾缓的理解与把握。(2)心临法:在

3、脑海里设一张纸、一支笔来临习范字,也是一种有趣而有效的方法。其实这种方法被每一位学书者于无形中运用。当临摹法帖时,先观范字,加深理解,而临摹落笔之时便在脑海里有对范字“演习”或“放影”的过程,即便只是瞬息即逝。这与“意在笔先”的书论不谋而合。(3)意临法:这是临摹碑帖能产生气韵、意境的方法。被众多书家广为运用。2通过临习碑帖得到的书法技法临摹是学习书法的重中之重,学书者要视临帖为H课,潜心修研、方法适宜,细心用脑,那么临帖才能事半功倍。但是临帖究竟是想从屮得到些什么呢?古人云:“书之要道,神采为上。”所以书法耍想写好,重要的是写出你的神采。但是神采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这需要

4、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文化水平,然后通过书法技法上的表现,才有可能达到。显然,我们临摹碑帖首先要得到的就是书法作品中的技法,而书法技法包括用笔、结构、用墨、章法四大要素。(1)在用笔上:卫砾在《笔阵图》中云:“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Z奥,莫重乎银钩。”还说: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需尽一身Z力而送之而张怀?在《玉堂禁经》里也说:“夫书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所以,学书头等大事即是用笔。什么样的用笔方式决定什么样的点画意味。这里简单介绍我觉得比较重要的两种用笔方式:1)碑学用笔:王羲之临习汉魏书迹,并且能化和自然,因此他的用笔“力能扛鼎”,变化莫测,正是掺杂碑学用笔的体现。

5、他曾自述这一历史转折:“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Z许下,见钟爵、梁鹄书;又Z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碑学用笔会给人一种金石之味,像《石门铭》、《爨龙颜碑》、《张猛龙碑》这些碑刻一样,折角与转折处果断、刚劲,有一种刀锋切割地感觉;尽管刻凿过程中刀斧可能起到了强化作用,但不管怎样,这样的笔画效果是我们临习时需要用心体会、学习得。2)帖学用笔:帖学是在帝王、官宦等统治阶层的调教下成长起來的书学体系,所以会带有唯美、工谨、规范甚至甜俗的因素,传褚遂

6、良书《大字阴符经》即是帖学用笔的经典代表。(2)在结构上。结构乂叫结字、间架;就是将笔划搭配组合成字。搭配组合是否得当,关系到一个宁的形体姿态是否美观。1)碑学结构:平衡对称是碑刻结构的常规要求,古代书法家提出字形结构要“平正安稳”(王羲之《书论》)“四面停匀,八边具备,长短合度”(欧阳询《八诀》)都是指字形结构必须符合平衡对称的原则。要做到平衡对称须掌握:①字的重心平稳。字的重心是支撑整个字形平衡对称的中心点。②比例适当。字山几种笔划或几部分偏旁部首组成,各部分所占的比例要适当,整个字就会显得协调均衡。③疏密匀称。字的笔划有繁有简,笔划繁多的字耍写得紧密些,笔划简少的字要写

7、得宽疏些。疏密匀称,整个字就会显得均匀得体。2)帖学结构:帖学结构除了要平衡对称,大多数情况下还需要富有变化:①参差变换。一字屮常冇相同的点划或相同的组成部分,书写时要做到同中有异,尽量避免或减少形态相同。②相互迎让。对字中的点划、偏旁、部首Z间的搭配为突出主与次,要注意相互迎让,有的要收缩些,有的要舒展些。③相向相背。字中的点划或偏旁有的相互面向,有的相互向背,要注意向背分明、配合相宜。④正欹相参。字的形体有对称形的,有偏斜形的。要做到“正中览欹”、“扁中求正”使字的形体结构既具平正美又具欹侧美。⑤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