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38例临床体会

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38例临床体会

ID:44658366

大小:3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4

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38例临床体会_第1页
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38例临床体会_第2页
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38例临床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38例临床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38例临床体会【关键词】慢性盆腔炎笔者自2001年1月〜2003年6月,运用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医的理论,治疗慢性盆腔炎38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38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48岁,其中25〜30岁13例,31〜40岁20例,41〜48岁5例,病程最短者7个月,最长6年,其中病程1〜2年19例,3〜4年15例,5〜6年4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小腹痛或一侧或双侧下腹痛,伴有腰酸,带卜量多,不孕等,每因劳累或情绪波动,或性生活后引发。妇检:子宫大多后位,活动受限,宫颈抬举痛,单侧或双侧附件增厚及条索状物或右包块,人多触痛。B超:可佇盆腔少量积液或

2、包块。2治疗方法分为4型:(1)热毒下注型:常见为慢性盆腔炎发作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或低热,下腹作痛拒按带下量多,色黄、秽臭、腰酸、舌苔薄黄、质偏红、脉细数。龙胆泻肝汤加减:方用:龙胆草5g,柴胡10g,黄苓15g,生山梔10g,银花15g,连翘20g,土茯苓30g,红M30g,败需草30g,鱼腥草30g,蒲公英30g,丹皮10g,桃仁10g,牛惹仁30g,牛廿草5g。(2)湿热瘀滞型:主要表现为小腹或一侧或双侧少腹痛,时作时止腰酸,带下量多、色黄、伴乏力神倦、四肢沉重、舌苔薄黄腻、质偏红、脉细或滑。方拟红藤败酱散合人黄牡丹汤加减:红藤30g,败酱草30g,赤芍10g,丹皮10g,土茯苓30

3、g,制大黄10g,皂角刺20g,桃仁10g,生慧仁30g,玄胡10g,徐长卿30g,泽泻15g,黄柏I0g,生甘草5g。(3)肝郁气滞型:主要表现为小腹两侧胀痛,胸闷胁痛,经前乳胀、心烦易怒、经前腹痛尤甚、舌薄质稍红,脉细弦。柴胡疏肝散合少腹逐瘀汤加减,方:柴胡10g,川茸10g,赤芍10g,八月札10g,十•茯苓30g,徐长卿30g,玄胡20g,枳壳10g,桃仁10g,生惹仁30g,乳香10g,没药10g,丹皮10g,红藤30g,败酱草30创(4)气艰血瘀型:表现为乏力神倦,动则气短,心慌,两侧少腹或下腹痛,带下色白,腰酸常作。参罠四物合红藤败酱散加减:黄罠30g,党参30g,川<10g

4、,赤芍10g,红藤30g,败酱草30g,桃仁10g,生惹仁30g,丹参30g,丹皮10g,香附10g,玄胡20g,黄柏10g,土茯苓30g,以上服药3个月为1个疗程。3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包块消失、随访半年未发者。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者。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减轻者。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者。4治疗结果服药1个疗程9例,2个疗程21例,3个疗程6例,4个疗程以上2例。痊愈7例占18.4%;显效23例,占60.5%;好转6例,占16%;总有效率36例,占95%,无效2例,占5%。5病案举例患者,女,38岁,工人,2001年3月初诊,下腹部疼痛6年,时轻时重,近半年加重,腰

5、酸作痛,带下增多,色黃,每因劳累及性生活后尤甚,曾在多家医院消炎抗菌及中药治疗效果不佳,精神不振,而色少华,舌苔薄黄腻,质略红,脉细稍强。妇检:阴道分泌物多、色淡黄、宫颈轻度糜烂、宫颈抬举痛(+)、子宫后位、两侧附件增厚、压痛(+),B超示:盆腔后凹陷少量积液,血常规:正常。辨证:此为湿热瘀滞,结于下焦,方用红藤败酱散合大黄牡丹汤加减:方约:红藤30g,败酱草30g,土茯苓30g,赤芍10g,桃仁10g,生慧仁30g,丹皮10g,制大黄10g,茯苓15g,皂角刺20g,玄胡25g,徐长卿30g,生甘草5》上方加减,痛其加制乳香、没药各10g,腰酸加桑寄牛30g,连续治疗5个月,症状、体征明

6、显好转,但劳累后仍有轻度复发,方中加黄罠、党参、生山楂各30g,补气扶止、健脾、使正气盛而邪气退,前后连续治疗4个疗程,症状、体征消失,随访半年未发,在随访半年中嘱患者用黄便大枣汤,炙黄K30g,大枣10g煎汤代茶,服之。6体会6.1湿热为慢性盆腔炎的病理基础,瘀滞为病理产物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者体质虚弱,脏腑气血失调导致气血痰湿等互结致瘀。其成因多山经期、产后、摄生不慎,及手术不洁,湿热之邪乘虚而入,与气血互结,蕴结脉络、胞络、气滞血瘀,久则内结成。笔者认为湿热内阻为主要病理基础,导致瘀滞是病理最终产物,故治疗以清热利湿加活血祛瘀是最理想方法,药用:红藤、败酱•草、土茯

7、苓、黄柏、人黄等清热解毒,兼有凉血活血作用;茯苓、惹及仁利湿;丹皮、赤芍、皂角刺、桃仁、红花等逐瘀消坚。中药药理表明:活血化瘀能加速血流,改善盆腔血液状态,改善微循环,加快局部粘连的结缔组织的松解,还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如能抑制体液免疫反应,消除白少抗体或同种抗体如抗精子抗体、抗透明带抗体等。解毒中药有抗菌消炎,改善微循环和毛细血管通透性,调节内分泌、吞噬细胞的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起双向调节作用。6.2湿热瘀滞与慢性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