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效果分析

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效果分析

ID:44679680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效果分析_第1页
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效果分析_第2页
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效果分析_第3页
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效果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效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针灸治疗缺血性屮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2年6月〜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4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対照组总有效率为60.0%,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治疗对于缺血性屮风患者的身体机能恢复明显优于対照组,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关键词】针灸;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缺血性中风,是临床上的多

2、发病、常见病。临床呈“五高”特点,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后遗症率高、并发症率高、复发率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也给家庭带来严重的生活负担,缺血性中风多山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因引起,以致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所致[2]。本病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无力、嘴歪、流口水,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患者会突然感到眩晕,摇晃不稳,给该病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大部分药物对缺血中心区已坏死组织没有很好的效果。针灸具有行气活血、疏经通络Z功,对缺血性中风的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此次研究收集了山

3、东省临沂市郵城县中医医院近一年來收治的4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12年6月〜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缺血性屮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其屮男12例,女8例,病程1〜11年,治疗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54〜68岁,病程8个月〜8年;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阿托伐他汀钙20mg,每晚口服1片,阿司匹林100mg,1次/d口服,奥扎格雷钠

4、80mg,加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治疗组治疗组取曲池、外关、合谷、伏兔、足三里、解溪、百会、环跳、委中、大椎、肾喻、膈喻、心喻等穴位。均双侧取穴,每次取三对穴位,一般第1天取四肢穴位。第2天取背脸穴位[3],以此类推,针刺进针后捻转提插,留针25min,取针后艾灸15min,1次/d,每10天一个疗程。2结果2.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风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拟定: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基本能够独立生活;好转: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能够扶杖行走,生活基本自理;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2.2治疗效果治疗组显效9例

5、,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见效时间6〜30d;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0%,见效时间14〜40d,两组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3讨论我国针灸治疗中风已有数千年的丿力史,而且应用较为普遍,适合各类型患者。缺血性屮风多因风火痰湿,肝肾阴亏,气血衰少,导致肝风内动,上泛于脑,则神昏,意识不清,横窜经络,血瘀气滞,经脉闭阻,则肢体瘫痪,舌窍被阻,则致失语[5]。针灸具有疏经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针灸不仅能有效地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脑梗

6、死区中处于抑制状态的脑细胞复苏,而但能有效的促进受损的脑神经重组与再通。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针刺能很快的改善脑血管梗塞区域的血流状况,能够使部分血管再通,有类似溶栓的效果,大大降低脑细胞的损失,迅速恢复脑组织的功能,使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相关研究证明,针刺可以促进一氧化氮的合成,提高一氧化氮含量,从而提高SOD的活性,减轻脑组织的氧化损伤程度,冇效调节屮枢神经递质的异常代谢,促进脑部侧枝循环的代偿功能,同时减轻脑细胞的损伤,减少脑细胞的坏死和凋亡。针刺可以使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从而缓解

7、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病情。艾灸可以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增强脑血管的弹性,增加脑血流量。结合艾灸治疗,艾火的温和热力和艾叶的药性,可以通过经络的传导,使灸感直达病所,冇温经通络,化瘀散结的功效。综上所述,使用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确实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更重要的是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针灸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药物治疗者,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来提高临床疗效。在治疗的过程中,同时应注意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炼,这样能有效的促进病情的恢复。由于缺血性中风病因的多重性,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临床表现的多样性,缺血性屮风的治疗也将朝着多向性、专i

8、性、阶段性和综合性方向发展。参考文献[1]杜文华,陈琳•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效果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13,10(5):91-92,95.[2]王萍•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体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