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历史5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历史5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4841046

大小:72.88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30

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历史5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历史5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历史5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历史5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历史5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历史5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1.据《春秋公羊传》记载,公元前603年晋灵公派一勇士杀大夫赵盾,勇士从赵府窗户里偷看到赵盾正在吃只有鱼的晚饭,惊叹其“为晋国重卿,而食鱼飨”,不忍杀之,遂拔剑自刎而死。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春秋时期战乱频繁民生凋敝B.晋灵公专制残暴残害忠良C.春秋时社会有崇俭尚贤之风D.鱼已成为民众的基本食物【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惊叹其‘为晋国重卿,而食鱼飨’,不忍杀之,遂拔剑自刎而死”可知,勇士敬佩于赵盾即使身为重臣,但依然保持简朴的生活作风,故不忍心将其杀害,由此可折射出当时的社会有崇俭尚贤之风,

2、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出战乱频繁民生凋敝的特征,排除A;赵盾为晋国权臣,权倾朝野,晋灵公派出勇士刺杀赵盾恰恰说明了晋灵公没有实现专制,排除B;材料并未提及普通民众的饮食菜谱,故无法得出其已经成为民众基本食物的结论,排除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准勇士不杀赵盾的原因,再结合所学春秋时期的时代背景即可作出判断。2.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名称主要职能名称主要职能郎中令宫中警卫宗正皇室宗族卫尉宫门警卫廷尉司法和首都警卫少府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典客少数民族事务太仆宫廷车马治粟内史国家财政和税收奉常宗教、礼仪和教化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

3、国家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答案】D【解析】【详解】由秦朝九卿职能看出,郎中令、卫尉、少府、宗正都是围绕皇室的家事设置的,国与皇家实际上融为一体,这体现了家国同治,故选D。仅从九卿的职能无法得出秦朝是否统一的结论,排除A;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的,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九卿是中央官制,材料没有提及地方制度,没有对比,故强干弱枝的结论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C。【点睛】依据图中国家官吏围绕皇室的家事设置,可以推知家国同构的特点,表格阅读时切记要寻找共性规律。3.宋太祖

4、于建隆四年命吏部尚书张昭等制定“折杖法”,以脊杖和臀杖取代原来的流、徒、杖、笞之刑,隋唐确定的“封建制五刑”逐渐名存实改。“折杖法”的使用A.适应了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B.体现了缓和矛盾宽减刑罚的精神C.说明宋朝在刑罚上自立新的体系D.有利于保护封建官僚阶层的特权【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以脊杖和臀杖取代原来的流、徒、杖、笞之刑”可知,宋朝为了缓和矛盾,对原来严厉的刑罚措施进行了改良放松,体现了宽减刑罚的精神,故选B。“折杖法”的使用与中央和地方这对矛盾无关,排除A;宋朝是在隋唐制定的“封建制五刑”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并没有自立新的体系,排

5、除C;宋朝对大臣的惩罚措施虽然已经适当放松,但是臀杖比原有的方式更加折损大臣的颜面,使其精神上遭受到严重打击,这与D项的说法相反,排除。4.明清时期,江南苏湖地区桑蚕业和棉纺织业发达,“民间于秋成之后,家家纺织,赖此营生,上完国课,下养老幼”。这说明A.江南地区的粮食作物生产不发达B.苏湖地区出现了专业的手工工场C.蚕棉业是当地农民重要生活来源D.家庭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更加明确【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民间于秋成之后,家家纺织,赖此营生,上完国课,下养老幼”可知,桑蚕业和棉纺织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营生的主要途径,故选C。江南地区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农

6、业区域,A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提到的是家庭纺织业对百姓生活的重要性,并未提及手工工场的出现和家庭内部的劳动分工问题,排除BD。【点睛】本题只需根据材料“民间于秋成之后,家家纺织,赖此营生,上完国课,下养老幼”的描述即可作出判断,在排除选项时,要多注意选项中的主语或宾语是否贴合材料的主旨。5.道光二十二年,林则徐在谪戍伊犁途中给书友的信中称,剿匪(侵华英军)八字要言是“器良技熟,胆壮心齐”,但他同时叮嘱友人此信不要给外人看。这反映了林则徐A.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情怀B.受制于天朝上国的传统心态C.不谙熟近代国际外交规则D.强调采取实际行动学习西

7、方【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林则徐只是将与英国的战争称之为剿匪,认为中英之间只是军事上的差距,这明显是天朝上国的观念作祟,故选B。在林则徐眼中,与英国的战争还不能上升到反侵略的地位,排除A;材料不涉及如何与西方进行外交的问题,排除C;材料说明林则徐在观念上意识到了中西之间的某些差距,但却并未上升到主动采取实际的行动来学习西方的程度,故才会有八字要言中的“胆壮心齐”之一说,这也是许多守旧派坚决排外、认为战败纯属意外的重要理由之一,排除D。【点睛】在阅读历史材料时,要密切关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如本题中的“剿匪”,这些词语往往折射了历史人物对历史事

8、件的真实看法。6.1938年11月至1940年春,各战区中国部队按统一部署向侵华日军发动了冬季攻势,攻击地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