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配方法(1)

2.2 配方法(1)

ID:45034438

大小:1007.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08

2.2 配方法(1)_第1页
2.2 配方法(1)_第2页
2.2 配方法(1)_第3页
2.2 配方法(1)_第4页
2.2 配方法(1)_第5页
资源描述:

《2.2 配方法(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课时2配方法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则这个数是,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7,则这个数是.一个正数有几个平方根,它们具有怎样的关系?2.平方根的意义3.用字母表示完全平方公式。4.用估算法求方程x2-4x+2=0的解,你能设法求出其精确解吗?±3±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a2±2ab+b2=(a±b)2如果x2=a,那么x=(1)工人师傅想在一块足够大的长方形铁皮上裁出一个面积为100cm2的正方形,请你帮他想一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应为;若它的面积为75cm2,则其边长应为。10cmcm(2)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

2、长增加3cm后,它的面积变为64cm2,则原来的正方形的边长为cm。若变化后的面积为48cm2呢?(小组讨论)(3)你会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吗?x2=5(x+5)2=5x2+12x+36=05(4)上节课我们研究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x(m)满足方程x2+12x-15=0,你能仿照上面几个方程的解题过程,求出x的精确解吗?你认为用这种方法解这个方程的困难在哪里?(小组交流)将方程转化为(x+m)2=n的形式是解本题的难点,这种方法叫配方法.1、x2+12x+=(x+6)22、x2-6x+=(x-3)23、x2-4x+

3、=(x-)24、x2+8x+=(x+)2问题:上面等式的左边常数项和一次项系数有什么关系?对于形如x2+ax的式子如何配成完全平方式?6232222424做一做:填上适当的数,使下列等式成立【例1】解方程:x2+8x-9=0.【解析】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得x2+8x=9两边都加上42,得x2+8x+42=9+42.即(x+4)2=25开平方,得x+4=±5,即x+4=5,或x+4=-5.所以x1=1,x2=-9.例题【例2】解梯子底部滑动问题中的x满足的方程:x2+12x-15=0【解析】移项得x2+12x

4、=15,两边同时加上62得,x2+12x+62=15+62,即(x+6)2=51两边开平方,得所以:但因为x表示梯子底部滑动的距离,所以不合题意,舍去.答:梯子底部滑动的距离是米.将方程化为(x+m)2=n的形式,它的一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另一边是一个常数,当n≥0时,两边开平方即可求出它的解,这种方法叫配方法.定义:【规律方法】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1)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2)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一半的平方;(3)变形: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右边合并同类项;(4)开方:根据

5、平方根的概念,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5)求解:解一元一次方程;(6)定解:写出原方程的解.解下列方程:(1)(2010•常州中考)(2)【解析】(1)移项,得(2)移项,得配方,得配方,得开平方,得1.(安徽·中考)若n(n0)是关于x的方程x2+mx+2n=0的根,则m+n的值为.答案:2.2.(眉山•中考)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为____________.【解析】∵一元二次方程∴x2=3∴x=∴x1=,x2=-答案:x1=,x2=-3.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2x+x2-3=0;(2)x

6、2+4=-8x【解析】(1)整理得x2-2x-3=0,移项,得x2-2x=3,配方,得x2-2x+(-1)2=3+(-1)2,即.开平方,得.∴,.(2)移项,得x2+8x=-4,配方,得x2+8x+42=-4+42,即.开平方,得.∴,.4.如图,在一块长和宽分别是16米和12米的长方形耕地上挖两条宽度相等的互相垂直的水渠,使剩余的耕地面积等于原来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试求水渠的宽度.解法1:设水渠的宽为x米,根据题意得,即x2-28x+96=0,解得:x1=4x2=24(不合题意舍去)答:水渠宽为4米.16-x

7、12-x解法2:设水渠的宽为x米,根据题意得,即x2-28x+96=0,解得:x1=4x2=24(不合题意舍去)答:水渠宽为4米.解法3:设水渠的宽为x米,根据题意得,即x2-28x+96=0,解得:x1=4x2=24(不合题意舍去)答:水渠宽为4米.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什么?2、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应注意什么问题?将方程化为(x+m)2=n的形式,它的一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另一边是一个常数,当n≥0时,两边开平方即可求出它的解.关键的一步就是配方,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的一半的平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