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诵读欣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案 (新版)苏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诵读欣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案 (新版)苏教版

ID:45248987

大小:58.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诵读欣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案 (新版)苏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诵读欣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案 (新版)苏教版_第2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诵读欣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案 (新版)苏教版_第3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诵读欣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案 (新版)苏教版_第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诵读欣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案 (新版)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诵读欣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案 (新版)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诵读欣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案(新版)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3、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能力目标:能运用典型事例、正反对比进行论证的方法情感目标:理解孟子“仁政”的主张,了解民心向背问题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作者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小黑板一、课前预习:1、简介孟子及《孟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人,

2、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孟子及他的弟子记录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的儒家经典。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如()米粟()域民()封疆()七里之郭()夫环而攻之()亲戚畔之()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4、预习时发现的问题。批注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教学过程(一)课堂精讲1、掌握这三段中的重点字词含义。天时()委()地利()人和()

3、郭()环()去()夫()是天时()池()兵革()米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固国()兵革()寡助()之至()得道者()亲戚()畔之()顺之()威天下()有()2、理解下列句子含义。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②环而攻之而不胜。③是天时不如地利也。④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⑤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⑥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⑦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⑧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⑨寡助之至,亲戚畔之。⑩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二)课堂精练《一》解读题目讨论:题目中的“道”指什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什么意思?答:《二》解读1-3段1、这三段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4、它是什么?2、思考并填空。第二段以一方为例,论述了的道理。第三段以一方为例,论述了的道理。3、文章二、三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三》解读第4段1、学生自己梳理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2、这一段总结全文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是3、本段采用的论证方法是4、齐读全文思考:文章提出了作战取胜的三要素是三要素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三、课后巩固1、下列句中“之”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永州之野产异蛇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环而攻之而不胜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3、对《得

5、道多助,失道寡助》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B、文章接着用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C、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 D、文章在论证“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4、用文中语句填空。  本文的论点,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5、“道”

6、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6、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7、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8、孟子最早提出“民贵君轻”主张,他四处游说,宣扬“仁政”“王道”,本文中就很好地体现了他这一思想。今天,我们再来体会他的“人和”“王道”,你有什么感想?请联系社会现实发表自己的看法。四、课后反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参考答案一、预习导学(略)二、理解研读(一)(略)(二)解读1-3段1-3(略)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5、进攻;天时不如地利;防守;地利不如人和6、摆事实(举例论证)(三)解读第4段1-4(略)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6、道理论证、对比论证7、天时、地利、人和;人和

7、三、巩固拓展1、C2、(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3、A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天下顺之5、“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6、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